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方辐辏,周流天下你不知道的古代旱码头 [复制链接]

1#

年的时候,山影出品了一部以清末山东周村为主要背景的年代剧《旱码头》。此剧由张丰毅等人主演,以周村百年商埠为背景,以清朝末年周村举人杨瑞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民族工业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描述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民族资本的创业史。该剧的播出使得山东周村“旱码头”的名号享誉大江南北。

实际上,除了山东周村之外,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旱码头,它们有这样两个共同点:(1)处于内陆交通要道上,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著名的转口贸易镇;(2)依托本地繁荣的手工业而成为著名的商业城镇。除了以丝织业闻名的山东周村之外,以瓷器闻名的江西景德镇以及以冶铁业闻名的广东佛山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旱码头。今天咱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周村

周村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内陆古镇,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周村在春秋时属于齐国,这一带自古以丝织业而著称于世。直至汉唐时期,齐国一带仍然是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也是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的主要来源地。明清时期,齐鲁地区的丝绸仍然冠绝天下,也是鲁商的聚集地。嘉庆《长山县志》记载:“俗多弥侈,织作水絖绣绮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周村古商城

周村位于淄博市的西部,北临黄河,南依泰山,西临省府济南,东通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历来注重这一地区的交通,尤其是清朝官马大路的修建,经山东的南北交通线在周村路过,周村成了连接济南府、青州府以及泰山、沂蒙山区重要转口。有了便捷的交通,加上传统的商业文化,周村迅速成长起来,逐渐成为重要的内陆商业城镇。

周村在明朝中叶以前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村里有几家经营毛皮的店铺,后来生意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外地的商人。到明朝中期,周村已经有家居民了,周村也从一个小村落变成了周村店。一时间,商业繁荣,被誉为“旱码头”“大镇”。清人王衍霖在《周村重修兴隆桥碑记》中说:“旧有镇市曰周村,烟火鳞次,泉贝充轫,居人名曰旱码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中描述周村“商业繁盛,百货云集,实为山东唯一市场”,其贸易之发达甚至一度超过江南。当时,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两台织布机,正所谓“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

二、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的东北部,是闻名世界的“瓷都”,古名“昌南镇”。18世纪以来,景德镇瓷器畅销国外,久而久之,瓷器成了中国的代称,这也就是“中国”一词的英文翻译——China的由来。

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楚国,秦朝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景德镇隶属于九江郡的番县,汉朝属于豫章郡的鄱阳县。东晋时期,陶侃率军平息了昌江以南地区的农民起义,这一地区遂被称为“新平镇”,这是景德镇设镇的开始。唐武德年间设置新平县,新平镇从鄱阳县中分离出来。因新平县又在昌江之南,又称为“昌南镇”;唐天宝年间改名为“浮梁”;宋真宗景德年间,因该镇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将皇帝年号作为地名,浮梁此后改称为“景德镇”,一直沿用至今。

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今江西、浙江、安徽三省的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从陆路上来说,如前所述,汉唐以来修建的通向广州地区的驿路都经这一地区而过。因此景德镇北可至各朝京师,向南可至广州,远至海外。从水路上来说,流经景德镇的只有一条昌江,昌江虽然水面窄,但是昌江连接长江水系,是景德镇通往长江进行河运的必经之地。在明朝以后,景德镇的瓷器更多的是通过水路而进行运输,一方面是因为瓷器易碎,水路较平稳;另一方面是因为水路运费低。

景德镇最初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贸易集散地而存在,自东晋建立了新平镇之后,手工业者开始向这一地区靠拢,就近烧制瓷器。这一地区有昌江提供的足够的水源,有烧制瓷器的优质土壤,加上便利的交通,专业性的手工工场自发形成。明清时期在这里始设御窑厂,专供宫廷所需的瓷器。宋代蒋祈的《陶记》记载景德镇镇陶“昔三百座”“村村窑火”“户户陶埏”。据清朝乾隆时期的《浮梁县治》记载,景德镇“人居之稠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

景德镇御窑厂

三、佛山镇

佛山镇在先秦时期属于百越。秦始皇征服百越,在这一地区设置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佛山隶属于南海郡的番禺县。三国时期,吴国在交州东部设置广州,佛山统辖于广州南海,直至清朝。佛山最初名为“季华乡”,因东晋时期佛教兴盛,来自剡宾国(今克什米尔)的法师达昆耶舍来到季华乡建寺传授佛教,后佛寺倒塌。唐朝时期,乡里人在此处掘得3尊佛像和刻有1方“佛山”二字的石碑,季华乡因此而改为“佛山”,明朝时称佛山为“佛山堡”,清朝时将佛山堡改称为“佛山镇”。

黄飞鸿可能是佛山最有名的“代言人”了

佛山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上,是江西、贵州等省进入广州地区的门户。清朝末年的袁昶在《广东便览·广州府序》中说:“东粤之雄,莫先于穗石之岑也;南海之饶,莫过于禅山之浔也。佛山当八府之冲,西樵为群峰所萃,南邑奥区也。”明清时期,佛山冶铁业发达,商贾云集,当地官府与士绅特别重视这一带的陆路建设。明崇祯年间,官绅李待问等修筑了广州城西度海南岸,通顺德、新会、香山、三水的陆路。这条陆路由度海连接了大通、神安、佛山、黄鼎。从明崇祯到清道光年间,佛山又多次重修通济桥和增建多处桥梁,进一步发展了佛山与广州,佛山与珠江三角洲的陆路交通。[1]这样,佛山南可至广州,远及海外,北可至京师,成为南北联系的交通枢纽。发达的交通加上冶铁业、制瓷业的兴盛,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岭南一大都会”,与京师、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与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并称为“四大名镇”。

这种铁锅是清代佛山的主要特产

曾经繁荣的佛山镇在商业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佛山文化,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的乡贡进士人数在广东地区名列前茅,经学大师郑毓、史学大家梁廷枏都出自于佛山。佛山地区崇文尚武,近代很多武学大师都曾活跃于此地。佛山祖庙、南风古灶都是著名的历史遗迹。作为商品集散地,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商会的商人,如晋商、徽商、鲁商等,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对佛山的经营观念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山祖庙

注释:

[1]参见蒋祖缘:《清代佛山商业繁荣的条件》,《广东社会科学》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古董博士)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