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璇资本的好时代,原创的坏时代 [复制链接]

1#
患有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4793729.html

一批以原创为职业基石的影视编剧、导演、制作人聚集在北京燕栖湖畔,召开了名为“雁渡寒潭,怀柔论剑”的创作峰会。共同探讨“IP热”现象虚假繁荣的本质,呼唤优秀的原创影视作品。

以下是编剧高璇在会议上的发言:

(高璇:著名影视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理事。代表作:电视剧《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电影《赵氏孤儿》)

其实很多时候,我更愿意当一个旁观者,希望所有对市场生态的观察和对创作的思考讨论,为自己的原创提供一个比较和参考。

关于IP,微博也好,朋友圈也好,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很久很久,各种定义,各种概念,莫衷一是。吴毅吴总刚才说:在座的我们这些编剧都是IP;海林说:腾讯创造了一个IP的概念,定义就是网文;温豪杰改编了很多经典古典文学,《红楼》《水浒》也算大IP。

无论是泛化的创意版权概念,还是狭义的界定网文,在我的概念里,IP一直都有,它们一直存在,二十年前网络文学已经蔚为壮观,也偶有品相极佳的作品和才华横溢的写手横空出世。只不过它从来没有像去年和今年这样,对于主流电视剧创作,形成如此大的一个冲击,无论是电视台、制作方,还是编剧、导演。它从来没像这两年的市场生态这样,对于原创形成一种反制,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我和搭档任宝茹,主要创作现代生活剧和青春剧这两个类型剧。我们是在电影学院接受的是追求表达情怀的电影正统教育,刚毕业处于生存层面时,还只能写一些现在被称之为“悬浮”的戏,人物类型化、冲突戏剧化、情节极致化。随着写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尤其是心里还有一点点追求后,开始走向生活质感、现实表达和价值观传达,想从伪浪(浪漫主义)伪现(现实主义)向真理(理想主义)真现(现实主义)迈进。

结果走着走着,这一年被销售播出渠道频频上课,明告诉我们说:我们现在不要现实主义,要逃避现实主义,要么给我们悬浮、纯爱、虐恋,要么家长里短、极致冲突求保险。两年以前被业界鄙视的,现在成了高山需要我们仰止,我知道:这世界是真变了。当然,我理解这也不能归咎于电视台,他们正和网站你死我活地抢年轻观众抢地盘,也面临生存危机。

我发现从年开始,我们创作的这两个电视剧类型,发生了两个方向的变化。一个方向的变化,是生活剧越来越像家庭伦理化,家长里短化;而青春剧,越来越像悬浮化、偶像化。他们有一个一致倾向,就是越来越去社会化、去现实化。偶像化没什么错,日剧曾经创造了日偶极盛时代,人物偶像化甚至是青春剧的必要元素;但是悬浮化,我就看不懂了。

我们电影学院刚毕业头几年里写的戏,还真是相当“悬浮”的,因为那时候我们不到三十岁,没有那么多生活体验和现实关照,就去设立家族、恩仇、商战那些传统类型元素,用大情节化事件、人物根本性的对立冲突,去制造戏剧化效果,这是一个编剧的基本功阶段。

后来,随着编剧经验和技巧的增长,我们开始动用个人生活体验,创作一些具有“个人化标识”的人物、动作和细节,这些属于作者独一无二的个人体验生发出来的戏和人物,往往成为作品里超乎类型人物和类型故事之上、最具“文学含金量”的部分,也是最能代表作者表达的部分。再往后,当我们谈论的不仅仅限于爱情以后,自然而然会更深入地关照现实,产生现实表达的欲望,再往高层次一点说,想表达一种思考。

这本来是一个编剧的正常成长之路,但这两年,我们突然发现:市场要求我们弱化现实,观众要娱乐、就尊重他们娱乐的权利,人家忙了一天回家看电视剧、不要让人家受累思考什么,作者表达不重要,观众需求高于一切、压倒一切。娱乐!悬浮!二次元!从两年前的贬义词,现在变成了追求目标。我们必须在追求文学价值的路上悬崖勒马,向后掉头、向后走,回到创作的初级阶段,还必须快马加鞭,要么就赶不上趟儿了。

我无意攻击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总体质量从来没有发生变化,我年看到的网络文学就偶有好文、大多劣文,大多数网络文学要变成一个品相不错的影视作品,需要人物、故事、主题的全面改造升级,当下被资本热捧追逐的大IP也依然如此。

但网络文学一直拥有比主流影视文学更大的自由度,这是网文一大优势,网络文学的创作限制相对很小,网文作家和编剧,就好比一个在平方的空间里打拳、一个困在50平方,打出来的拳能一样吗?

因此网络文学拥有一种自由度,自由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更满足读者本能需求的生命力,就有一种外部不受审查羁绊、内部不承担文以载道义务的轻灵和鲜活度,可能更接近满足受众感官的原始性。这也许是很多主流影视文学已经遗失欠缺的东西,关于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讨论。

网络文学的文学质量和价值,在我眼里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变化的是:资本对于网络文学的态度,资本追逐IP无可厚非,因为网站理所当然地认为消费网络影视和消费网络文学的是一类青年,电视台为了和网站竞争,加入了追逐IP的资本队伍也无可厚非。但是,以目前生产出来的IP剧质量,以人物偏平化、情节二次元、质感悬浮化倾向,剧本工艺向下狂奔,来反制影视原创,要求我们拿出和大多数难符专业水准的IP一样质量的东西,对不起,向后退这件事,有点难。

当我发现以前的文学初级阶段现在成了创作方向,当追逐IP不可避免地陷入过度娱乐化、低俗化、低智化、甚至一味迎合向下出现反智化时,当价值观已经简单化到了好人好事的世俗化程度,当我们想向三次元、向高维度前行时,整个市场却在向低维度和二次元狂飙,这个市场、这个行业的生态出了问题。收视率可以花钱买、样板户可以造,造假点击率比收视率造假技术更容易,当IP不是写出来、而是被制造出来,我们还能参照什么标准来创作?

刚才有老师提到小白化,年轻化是什么?难道就是内涵轻薄化、价值观世俗化?热捧追逐IP的浪潮中,整个行业对IP的质量到底有没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蜂拥追逐一个新来的妹子,妹子长什么样,看清没有?

首先需要行业客观评价IP的位置和质量。

我绝对认同网络文学是对影视文学的补充,在今年去年之前,双方各写各的,井水不犯河水,IP改编项目基本上必须由专业编剧完成剧本改造,甚至留下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基本建构,其他全部推倒重写,网文作家也认同编剧的专业门槛不是写出几十万字就能跨越。

我反对比较文学出身,资本有良币、有劣币,故事有价值、没价值,文字有优质、劣质之分,但创作者,大家都一样,创作者写出一个好故事满足观众的心理情感需求,无论是网文作者、还是我们编剧,大家的身份都是作者,只要不是抄袭,原创没有身份的高低。

但对于目前面世的大部分IP作品出现的人物偏平化、情节极致化、质感轻薄化的集体性倾向,行业共识:相对于几年前电视剧的*金时代,现在内容急剧萎缩,质量急剧下降,电视剧只剩下了雷和颜。

过去写出拍出经典作品的那些人还在创作盛年,行业创作、制作标准并没有发生颠覆和紊乱,还有一批创作者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在写、在拍,变化的是市场,趋利的市场、强大的资本引导我们一味迎合、一路向下。所谓IP,不过是资本这两年涌向的目标、以及玩出来的噱头。过几年,他们会再潮水一般涌向CP、DP、FP。

对于当下大多数IP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我认为它们亟需能品质进化,进化到不仅仅只是满足了受众的娱乐本能、而是像我们曾经拥有十几年辉煌的那些经典作品,我记忆中每年至少有五部让我心潮澎湃,具备某种现实表达、精神引领的价值属性;

网文作者经过专业升级,也许也能成为一个专业编剧。这才是对目前IP的准确定位和未来之路。至于编剧要不要参与到IP改造进程之中?这个没有对错之分,视乎个人选择。

刚才力扶发愿,说她发出坚持原创、拒绝改变这样一个号召,这时一个创作者的自我坚持,我个人赞同附议,但尊重所有人的选择。

一个具备成为影视作品基础的IP,必须需要专业编剧给予剧本改造,需要专业导演和团队予以呈现,IP才能成为优质IP,而不是现在泛滥的劣质IP。

专业编剧是否应该接受IP改编改造,取决于一个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每个创作人的生活境遇,只要以虔诚专业的态度进行创作,怎样选择、接受与否都无可厚非。

比如这几天王小平和蒋胜男两人在《芈月传》剧本版权归属的争议,我觉得除非所有看客看了全部两人两版完成稿的对比,确实知道王小平编剧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做了怎样的改编再创作,我们才可以对这件事情下一个清晰的定论。在这之前,发出太多声音,乃至定性,都是对双方的不够公平。仅仅凭王小平是郑晓龙导演的太太,我们就认为她占领了某种强势话语权来定论这件事情,我觉得也未免有失公平。因为,基本没有不需要改造的现成天然大IP,IP由网文作者原始创意出来、经由编剧创作改造,几乎是必由之路,因此,网文作者和改编编剧,在最后著作权、剧本版权归属上如何划分、如何分享权利,是一个极其专业的法律问题。《芈月传》蒋王之争,将具有某种示范意义。

网络IP需要专业进化,但影视原创现在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虽然原创受着IP的反制,但对IP的观察了解,是否也能让编剧从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我平时上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