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http://m.39.net/pf/a_7785830.html游长沙靖港古镇,发现此地八街四巷七码头间,于石、木、纸上留下的笔墨,不论新旧,都值得一品,笔情墨趣闪着天上文曲星的星光,但并非不识人间烟火,湘味浓浓的烟火气,又在笔墨间流动。笔墨蕴含着靖港丰厚的内涵,其所及之处,涵盖牌楼、碑廊、赋、招牌、对联、诗文等诸多风物,品赏下来,可溯古镇历史,在行、楷、隶、篆、草的且行且变化中,握一握书法的精、气、神,赏一赏诗文的起承转合及韵味,只觉其中凝聚的文思墨语,无不透出湖湘文化或豪放或隽逸的气质。漫步靖港,首先映入我眼睛的是清瘦的“风雅”二字,如同一位玉树临风的书生在彬彬迎客,也渲染出此地崇文尚雅的格调。踱步进入,不远处,又见一高大牌楼上书有“芦江画栋”四字,笔韵精到。从前,这里的芦苇遍布江岸,“芦江”是这里最初的名字,名之初,江水、芦苇、房屋相映,风景如画。不知不觉立在灰底红字的《靖港赋》前,若舍得耐心一读,靖港的前生今世,一一了然。沩水与湘江交汇处是为靖港,宁乡和此地结缘深厚,水运时代,镇上的宁乡会馆(八元堂)常有商贾云集,此地一度又得“沩港”的别名,得此名后,靖港商贸日渐繁盛,楚味争香、熏陶酿酒、淮盐堆雪,一时好不热闹,而真正易名“靖港”,据说源于唐朝名将李靖德惠芦江的原因。
行行看看,感觉牌匾、对联的笔墨文采,斐然如支支清流,汇成靖港人文景观的河湾。在笔墨饱满圆润、颇具气势的“步云天蟾”牌匾两边,配有一幅长联,上联为: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下联为:唱大江东去,九天烟雾,好凭管弦吹开。笔走龙蛇的墨韵中,留住唐代将*李靖在此凯旋、倚楼镇守百里河山的豪气。另一首气势如虹的对联,出现在毛泽东手迹展览馆门口:笔挟风雷,惊涛卷起千堆雪;胸怀雨露,惠泽滋生九域春。
上两首对联属将帅一级,气度令凡人仰望,然而靖港历史久远,笔墨触及老牌会馆、青楼、码头、商铺、街巷的,比比皆是,似乎贩夫走卒在此也能吟诗作对,侧脸看渔船码头,便能读到“鱼网千张笼晓月,船歌一曲唱斜阳”的好联,而我们中午就餐的一个小店,实属草根级的,店门口也有一联:江声劝酒心先醉,月色临窗梦亦香。寥寥十四字,酒香与烟火气,拍合小店的特点,但意境却是不俗,让人不觉心中赞道:民间多智慧,弄联高手在官方,更在民间。
靖港笔墨间的烟火气,铺展在街巷中,也会把人的感觉带回童年,这时,不妨咏一首小诗:竹笛上挂的小葫芦,收藏了童年的梦与戏,徜徉好奇、秘密、希冀;铺着石板的小巷,那会是泥土的气息,还记得捡桑葚吃的甜蜜;香白软糯的糍粑,是木棒捣和的热气腾腾的米,捣腾中馋出一记美滋美食;静中生动的笔墨,如星星镌于门楣弄里,墨香、渔歌、烟火联袂出席,秋光朗朗,故乡老街的身影依稀。
相关:
行游
到张谷英村寻田园梦
行游
水墨乌镇
晴耕雨
写年轮蓄真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