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人死亡威海一港口发生运输船液氨泄漏事 [复制链接]

1#

年3月1日晚,一艘外籍冷藏运输船在荣喜港装卸过程中,货仓发生液氨泄漏,造成5名中国籍雇员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液氨,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

但是如果说到氨气,

十个人至少七八个知道吧,

因为屁的成分就包括氨气

而液氨,是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它在实际运用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比如应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冷库制冷……

在危化品行业中,液氨泄漏事故是非常危险的,液氨泄漏的危害包括:易气化扩散、易中毒伤亡、易燃烧爆炸、易污染环境、易发生次生事故等,所以需要安全生产人员加强防范!

液氨虽然应用领域广、发挥的作用巨大,但液氨作为危化品,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看看近年那些液氨泄漏事故的案例

年11月28日

年11月28日19时56分,邯郸市龙港化工有限公司2号液氨储罐备用液氨进料口由于盲板螺栓断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2号液氨储罐备用液氨接口固定盲板所用不锈钢六角螺栓不符合设计要求,且其中2条螺栓陈旧性断裂造成事故发生。

年8月31日

上海市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因厂房内液氨管路系统管帽脱落,导致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死25伤。

年6月3日

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因电气线路短路发生火灾,导致液氨设备和管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死76伤。

近年全国涉氨制冷企业

液氨泄漏事故的教训十分深刻

那么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液氨泄漏事故主要原因

█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知识缺乏,没有完全做到持证上岗;

█冷库设计不规范,违规设计违章建设;

█制冷系统设备设施落后残旧、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

█电气配备、用电管理不规范,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措施等不落实;

█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通道设置不规范;

█缺少必要的应急防护装备和应急逃生演练;

█对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监管,存在职责不清、安全监管缺位的现象等。

为此,《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安委办〔〕7号),对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重点作出明确要求。

工作重点:

1、紧盯两类重大隐患企业,确保整改验收到位。各省级安委会办公室要高度重视自行验收、交叉核验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切实督促有关地区和企业落实整改。

2、纳入常态化监管,健全完善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各地区要结合自身专项治理效果实际,补齐“短板”,将涉氨制冷企业纳入常态化监管,列入年度监督检查执法计划,强化涉氨制冷企业对加工车间、制冷机房的安全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宣教培训和持证上岗、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健全完善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开展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引导企业加大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进区入园,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大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强化安全监管执法,着力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大对两类重大隐患已整改企业抽查检查力度,严防问题反弹和回潮。要切实做到“检查必执法、执法必严格”,将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管理,依法依规落实联合惩戒措施。

1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

氨泄漏现场人员应急流程

01

氨泄漏现场人员应急措施

02

注意事项

03

进入事故区域开展应急处置时,必须确保两人及两人以上人员一同介入,做好联保互保;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熟悉制冷系统工艺、管线。

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装,携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并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堵较大的泄漏时,应内穿棉衣裤,外穿防化服,在处理液态氨泄漏时,应佩戴防冻伤劳保用品。

人员因接触氨受到伤害,在医务人员尚未赶到时,采取下列方法对中毒人员紧急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硼酸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硼酸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部分内容来源: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电力微安全

由班组安全综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