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iddot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一个人、天、十万里云和路

——单人单车自驾环游中国

东北雪乡

D32:黑龙江绥芬河-黑龙江雪乡

KM/4h

上午到绥芬河国门参观,到市区游览市容,考察边贸活动。12:00出发,经G国道行驶公里,转绥满高速行驶8公里,在海林出口下高速,转入海烟路行驶8公里,转入海长公路行驶52公里,转入G国道行驶8公里到达牡丹江双峰林场的雪乡,途经八一滑雪场和电视剧《闯关东》拍摄基地游览拍摄,晚在雪乡食宿、拍摄有浓浓年味的大红灯笼夜景、观看东北风情的“二人转”演出。

D33:黑龙江雪乡-黑龙江亚布力

KM/3h

清早5:00起床,到雪乡广场西面的一个山坡上拍摄对面山上水墨效果的雪中树林。早餐后,到雪乡农家小院拍摄屋顶几十厘米厚的积雪、雪蘑菇等奇特雪景,到广场乘坐履带式雪地车到雪乡外的国家森林公园滑雪、拍雪景。午餐后按来时的道路往回行驶,上绥满高速行驶35公里,在横道河子出口下高速,15:30左右游览和拍摄俄罗斯风情小镇、参观中东铁路机车库和沙俄建设的火车站。17:00出发,上绥满高速行驶55公里,转亚雪公路行驶20公里到达亚洲最大的滑雪场—亚布力,晚在亚布力度假区食宿。

茶余饭后

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非常想看到北方漫天的鹅毛大雪和厚厚大雪覆盖一切的景色,体会毛主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诗篇的意境。因此,我多次到东北出差,一般都选择冬季前往。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等省会城市的冬季景色早在八十年代就已领略,只是工作较忙,没有时间专门摄影。年无意中看到雪乡的摄影作品,立即被作品中浓厚的东北农村过年气氛所感染,被作品中奇特的雪景所吸引。年1月下旬有机会到哈尔滨出差,就专门安排了到雪乡的日程,带上哈苏胶片机全套,加上数码高感之王—尼康D3s,兴致勃勃的踏上路程。

左上:雪乡的早晨

左下:雪乡人家

右图:农家精心布置的场景

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的海林市(长汀镇)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内,距离牡丹江公里,距离哈尔滨公里,是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汇之处,占地面积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米以上,公路交通方便。雪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广财岭的东南坡,由于山区特殊地理形成的小气候,这里雪期长、降雪频繁,有“天无三日晴”之说。雪乡夏季多雨冬季多雪,积雪期长达7个月,从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积雪连绵,冬季积雪厚度可达2米深,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

雪乡观景台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mmsaf5.6柯达EVS

隆冬季节几乎日日飞雪迎宾,好一派北国风光。拥着层层叠叠的积雪,百余户林场工人居民区犹如一座相连的“雪屋”,房舍1米厚的积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其状好似奔马、卧兔、神龟、巨蘑……千姿百态。从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雾淞涓流的婉约,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雪的神韵。雪乡的夜景尤为美丽,各家各户都挂起大红灯笼,洁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落人间,幻化无穷。

左图:农舍一角

右图:高悬的红灯笼

据旅游团导游介绍,七十年代有一场罕见的大雪,5、6米厚的大雪将整个雪乡全部淹没了。几天后,当救援队赶到,已看不见村庄的任何一所房子,仿佛已从地球消失,只留下满目的皑皑白雪。救援队不报希望的在雪地挖掘,竟然发现在积雪下的村庄完好无损,林场工人和村民全部生存。雪乡的地理环境非常特殊,下雪和积雪比周边地方要多几倍,每年积雪时间多达7个月之久。年1月的屋顶积雪厚度有40多公分,当地居民说,年的积雪厚度将近1米。看来,我到雪乡的时间不是最好,不过,对于“天无三日晴”的雪乡,老天爷却给了一个阳光明媚的补偿,有失必有得嘛!

雪蘑菇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E80mmf2.8柯达EVS

过年了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一月下旬的黑龙江,虽然气温是零下10°,但从哈尔滨乘车出来,一路上都没有什么积雪,看不见北国的冰雪景象,担心此次拍摄奇特雪景的计划落空。车行近5小时临近雪乡时,地面的积雪越来越多,心情也逐渐好起来,先前的紧张慢慢的释放出来。因为时间尚早,在路过电视剧《闯关东》拍摄基地时,我们下车进去游览。这个影视基地的土匪窝,跑马场,木屋,栈桥,吊楼,地窨子,白桦林形成了一道原始的人文风情,再现了东北剿匪时期的林海雪原。基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老二未成婚媳妇(小宋佳扮演)落草土匪的山寨等景点处,屋顶的积雪有的达到1米的厚度!

电视剧《闯关东》拍摄基地

我虽然在冬季到过东北,但过去都是在大城市里转,从未进过冰雪覆盖的深山老林,更没见过日积月累厚达1米的积雪。端着尼康数码D3s将层层叠叠积雪的小屋全景拍下来,以此对比积雪的厚度。见一处悬挂屋顶的积雪,很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积雪上的小孔如同少女的眼睛,不高的鼻子、翘起的下巴、拖曳的长发,如此神奇的积雪造型是不会逃过我的镜头。

拖曳长发的少女

对面山坡上不知是什么树,落光树叶的枝条,在傍晚的阳光下,向金黄色的小扇子密布小山,用80-mm的镜头拉近取下。

东北深山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VRED80-mmf4.5-5.6D

之前看过雪乡的一些照片,其中有一处犹如水墨山水画的景点,很好的表现了东北山林的雪景,因我们到达雪乡时间较晚,没能打听到在什么地方。第二天清早4:30就起床,问服务员后得知在雪乡东头有一座山,可能就是我想去的拍摄点。由于太早没有交通工具,我只能从雪乡外酒店的西头步行4、5公里到东头的拍摄点。我背着哈苏全套的摄影包,脖子上挂着取出电池的尼康D3s数码,扛着三脚架出发了。

风雪将临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SWCCF38mmf4.5柯达EVS

黎明前的雪乡静悄悄,四处一片黑暗,没有任何人,天上飘落的粉状细雪和鞋踩雪地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响陪伴着我向东急行。凌晨的气温很低,估计在零下20°,微微的小风却像利刀刮脸,走了近30分钟,身体才开始感觉有些热气。过了雪乡广场不久,前方是一个三岔路口,我选择往右行进,没走多远,感觉是往山脚方向,立即掉头回到路口,改往左行。往前走了几百米,选择路旁一处加上脚架,点上一支烟抽了起来。

上图:驾驶雪地摩托

下图:积雪

天已蒙蒙亮了,见不远处有一位当地人,便上前递上一支烟,打听拍摄点的信息。雪乡人手指我背后北面的一个山坡上,说那个地方经常有人拍照,我赶紧收拾行头转移。北面山坡被积雪覆盖,我沿着为数不多、深达约40厘米的雪中脚印吃力的往山坡上爬行,好不容易到了我认为合适的高度,立即架上三脚架,装上哈苏80mm,又拿出尼康数码立即拍摄天已渐亮的对面山林。对面山上的积雪衬托着树林,山脚下村庄飘起的炊烟,房屋顶和村庄小道上厚厚的积雪,北国山村的水墨画终于刻画在我的胶片上!

水墨雪乡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E80mmf2.8柯达EVS

一直到天大亮,小山坡上只有我一人拍照,后来有人看见我在上面拍摄,才上来一、两个人。站立了许久,我的双脚有些麻木,便离开机位在附近活动活动,顺便看看是否还有其它的景色可拍。没走几步,一下就跌进齐腰深的雪中,原来我只注意看景,离开了留有脚印的小路。下山时可是老老实实的按着上山的脚印走,不敢有半点马虎。

随着到雪乡游览的人越来越多,当地人的商业意识也越来越强,想尽一切办法来经营。他们不仅将自家办成农家客栈,为游客提供东北的热炕和地道的本地菜肴,还提供马拉雪爬犁和电动雪橇。特别是将自家小院装扮起来,挂上红灯笼、贴上窗纸和对联,挂上老玉米和红辣椒等色彩鲜艳的农作物,细心保存完好的积雪,供游客有偿观看和拍照。

农家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E80mmf2.8柯达EVS

雪乡拍摄花絮

左图:屋顶上层层积雪右图:雪蘑菇

白天进入农家小院每人收费10元,晚上因为房间和红灯笼要用电,参观的费用高达每人30元。有的人家在小院里贴上“破坏雪景,最高赔偿1万元”的告示,希望参观者保护他家的摇钱树。大自然赐给雪乡的资源,被雪乡人充分利用了,也为专程来雪乡游览、拍摄的人保存了奇特的雪景。每次在农家小院拍摄是不限时间的,当天我刚进去的时候,天气还是阴天,用哈苏、哈苏以及尼康数码在不同的角度拍摄各种房屋、雪蘑菇、红灯笼雪景,既有全景也有特写,不仅平拍还要仰拍。一个多小时后,太阳罕见的出来了,心中不禁高兴,赶紧又重新拍一遍。

造型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E80mmf2.8柯达EVS

庭院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E80mmf2.8柯达EVS

雪乡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哈苏CWCFE80mmf2.8柯达EVS

红灯笼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晚上的雪乡更为迷人,村庄里的红灯笼全都点亮了,一派过年的热闹气氛。我敲开一户人家,主人热情的将我迎进小院,点亮小院所有灯光,为我提供拍摄夜景。本想用胶片机拍,但零下20°的天气太冷,为了加快拍摄时间,少受些冻,还是选用了省事的数码高感王。

大年三十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红红火火好日子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雪乡之夜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为了保证用较少的曝光时间,我将脚架上相机的光圈调到最大值2.8,分别用ISO下的2秒、3秒、5秒和ISO6下的0.4秒和0.33秒拍摄,效果都不错。虽然景深范围小了,但近处的略微模糊,更突出了整张片子的纵深感。而D3s的高感更是一流,ISO6没有任何噪点,后来我在其它地方用ISO0拍的片子,也没有任何噪点,D3s是当之无愧的高感之王!

尼康D3sISO6的高感效果不错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农家小院

年1月摄于黑龙江雪乡(44°N,°E)

尼康D3sAF-S28-70mmf2.8

雪天摄影技巧:

1、拍摄漫天雪花飞舞的照片时,应选择较深的背景,快门速度不宜太快,一般在1/秒左右。

2、拍摄人物需适当加辅助光。在强雪光下突出主体,同时相机还要加上遮光罩避免其它光线的干扰。可使用偏振镜降低白雪亮度,突出蓝天白云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3、雪乡地处山谷,所以在雪乡看不到日出日落。不过日出日落时的光辉,还是会给白雪染上一抹灿烂的金色。日出时分的阳光照在雪乡人家的院子围栏上,道道影子划开金色的雪,带有一弯弧线,有一种凄清的美丽。

4、冰雪反射的蓝紫光多,使地面与天空的亮度差别很大,可用滤色镜进行校正。拍黑白片时,顺光可用浅黄滤色镜,拍侧光、侧逆光、逆光时可用中黄、橙、桔红等滤色镜。拍彩色负片时,色调受色温的影响很大,中午色调偏蓝偏紫,可加CR系滤色镜校正,以降低色温。如加UV镜或偏振镜,其效果也很理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