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景德中国陶瓷业的转折时刻 [复制链接]

1#
1

中国=瓷器

年,阔别24载的马可·波罗回到了威尼斯,他带回无数珍宝的同时,还带回了一本闻所未闻的“世界见闻录”。书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

有一个城市叫景德镇,那里盛产世界上最美丽的杯子,这些杯子都是陶瓷的,除了那个城市之外,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生产这种杯子。

这是西方文献第一次提到瓷器。

在很长一段时间,马可·波罗都被视作骗子和妄言者,因为他的描述实在太过于荒诞,有如梦境反照,光怪陆离。时而离题漫谈,时而迂回重复,时而一笔带过,时而百般铺陈。直至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奇妙造物一一化作现实,人们才开始逐渐相信这篇见闻录的真实性。

马克波罗出行路线

在《马可波罗游记》成书后的近半个世纪,陆续有零星的几件瓷器跨越漫长的丝绸之路,来到欧洲,在欧洲的王室间引发了轰动,这些瓷器被隆重装饰,镶嵌于银鎏金座之上,并铭有哥特体的金字,以显示家族纹章,成为尊贵身份地位的象征。

年达·伽马自葡萄牙出发,展开他绕过非洲前往印度的划时代之旅。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千叮万嘱,交代他务必带回两样西方最渴求的东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

两年后,在历经疾病、饥饿,全船人折损过半后,达伽马归来向国王呈上包括黑胡椒、肉桂、丁香在内的数袋香料,以及一打中国瓷器,他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也让马可波罗妄言成真,东方热成为探索世界的源动力,席卷了整个欧洲,成为将人类推向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力量。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源于中国的瓷器,开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引起你争我夺的惊涛骇浪。

对于那时的西方而言,瓷器是远方、神秘、尊贵和美的同义词,吸引了欧洲王公贵族的疯狂痴迷和伊斯兰世界的膜拜,甚至成为了神的藏品,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里尼于公元年创作的油画《诸神之宴》中,诸神手上拿着的,正是元青花瓷盘。

《诸神之宴》局部

外国人因瓷器而认识中国,也从吉光片羽中,对一座叫做景德镇的遥远东方瓷都,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把泥土变成陶瓷,这是最真实的点石成金术。瓷器就是中国,瓷器就是前往中国的路。

古时景德镇被称为昌南镇,意思就是昌江之南。而china,也被认为是昌南的音译。

2

瓷器=景德镇

对明清两朝的皇帝,人们习惯用其年号来称呼。永乐、崇祯、雍正、乾隆,但对宋朝皇帝,却很难用年号来称呼,因为宋朝皇帝在位时,常常喜欢更换年号,一个年号没用几年就换新,让后世学史者也大感头痛。

公元年,是宋真宗在位第七年。七年之痒后,真宗皇帝也换了第二个年号:景德,随后在各地进贡的物产中,有一宗让皇帝很喜爱,以至于将景德的年号赐给了这个原本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小镇:昌南镇。

浮梁古城

直到年之前,景德镇只是浮梁县下属的一个市镇

元代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也是景德镇一统陶瓷天下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白地蓝花融进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素净和飘逸,具有典型的中国风韵。加上青花是釉下彩,花纹永不褪落,一经问世,便风行四方,成为瓷器的主流。景德镇也因之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成为驰名中外的“瓷都”,“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景德镇的发展与壮大,总与皇家密切相关,年刚刚登基的成化皇帝,在皇家贡品的名单上做了一个微小的调整,他首先令景德镇与龙泉两地的官窑瓷器停止烧造,停烧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很快又下旨恢复生产,但承担烧造瓷器任务的官窑名单上,龙泉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了景德镇。

这一细微的变化,在历史上几乎不被人察觉,却是陶瓷史上一道分水岭。

景德镇从此一统天下,也彻底标志着那个窑口林立,百花齐放的时代的终结。

大维德花瓶

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件青花瓷器,是BBC评选的件代表世界历史的标志物之一。瓶颈“至正十一年”的题记证明景德镇人在元代创烧了青花瓷器,此前学者们普遍认为青花瓷始于明代。

到了明朝,景德镇更是“村村窑火,户户陶埏”,成为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的陶瓷大都会;有窑近三百座,从事瓷业人员多达十余万人,“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以“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而名闻天下,每年由景德镇运送至北京的瓷器多达三十余万件。

这时候来到景德镇,你甚至会有一种到了工业时代某个西方城市的错觉,码头、游商、处处冒烟的烟筒,还有繁华的集市,第一产业萎缩至相当低的比例,可以说,景德镇是中国最早的手工业城市。

到了清朝,尽管江山易主,景德镇依旧没有离开权力中心。随着国内外及宫廷对景德镇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

康熙十七年,也就是年,派内务府官员至景德镇,驻厂督造,并开创了以督窑官姓氏称呼官窑的先例,比如具有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郎窑”等。

从宋影青、到元青花、再到明彩瓷、清粉彩……天下陶瓷,终有故乡。

3

手艺vs工业

年,中国陶瓷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这不过是中国瓷业的大衰退的界碑。这种衰退由来已久,并早已不可挽回,追溯起来,可以从乾隆朝晚期欧洲开始走上陶瓷工业化之路算起。

欧洲陶瓷从诞生之初,就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其陶瓷工艺流程之中涵盖了大量工业化要素。德国瓷器从一开始便诞生于数万次的试验,甚至每次试验的数据都保存至今。

德国迈森瓷厂是欧洲最早成功仿制青花瓷的工厂

而我们对于陶瓷,更多是云山雾罩、文华璀璨的铺陈“雨过天青云破处”,这使得欧洲陶瓷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与中国传统陶瓷业截然相反的道路。虽然彼时种种迹象并不显著,甚至中国瓷业与欧洲瓷业相比还占上风,之后的此消彼长也显得缓慢悠长,不过背后的加速度却渐渐变大。

机械化大工业和小手工业:一方迅速成长,一方缓缓衰亡。量变逐渐积累为质变,随着近代国门彻底的放开,中国瓷业的衰落显得猝不及防,并且充满了无力回天的绝望。

整个20世纪,救亡图存是中国的大时代主题,对陶瓷行业同样如是。当时人们看来,中国瓷业唯一的出路只有工业化,尽管西方从19世纪末已然开始反思工业化的恶果,并且不断强调手工艺的价值,呼唤瓷器回归艺术。但对中国来说,只有硬着头皮闯向工业化,释放工业化的巨大生产力与破坏力,才能堪堪吊住性命。

即使认定工业化才是救亡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也是充满艰险,由于战乱,更举步维艰。中国古代瓷业与工业化的迎头相撞,无疑是个巨大的悲剧。景德镇这个在数百年间为全世界提供最优质瓷器的南方小镇,到年时,仍在勉力烧造的瓷窑,仅剩8座。

幸运的是窑火终未断绝,景德镇窑业仍然拥有全世界最为完整的手工制瓷体系,仍然拥有一大批身负绝技的制瓷匠人。

年,景德镇第一家机械化瓷厂——宇宙瓷厂成立。在当时一些景德镇人的脑海中,制瓷就是泥做火烧的纯手艺,机械化生产根本想象不来。然而,这个厂名霸气外露的瓷厂以机械化的生产线取得了同样霸气的成绩,半个世纪以来,宇宙瓷厂产品质量始终名列全市陶瓷系统第一,出口创汇第一,被外商称为“中国景德镇皇家瓷厂”。

景德镇第一家机械化瓷厂——宇宙瓷厂

时代快速转变。二十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入中国,计划经济年代的僵化体制使得老瓷厂摇摇欲坠,有着金刚不坏之身的宇宙瓷厂也不例外,于年宣告政策性破产。

年,智纲智库(原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老师应邀来景德镇做演讲,开场白他就用四句话形容失落的瓷都:

一个破烂不堪的城市,一批奄奄一息的国企,一个被称作夕阳产业的工业,一群垂头丧气的人们。

彼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手工作坊阶段的景德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迅速被广东佛山、潮州的工业化日用陶瓷超过,城市中心区参差不齐林立着低矮厂房和作坊,掩映不住的萧条之气,对未来充满了茫然无措。

实际上后来景德镇也开始通过搞工业化陶瓷追赶广东的步伐,当年景德镇陶瓷产值终于突破一百亿大关时,佛山却早在年已经开始淘汰落后产能,8成陶瓷企业外迁。拥有全国最好陶瓷专业人才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每年80%毕业生不断流入广东,落寞的景德镇,可谓失地又失人。

98年王老师那场演讲最后以这样一段话结束:

景德镇不能学广东、佛山,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艺术陶瓷之路,不能搞‘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大规模工业化,要做的是要坚持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手工打造,传承千年窑火,景德镇的盛名、文化传统、人才储备和工艺水准决定了她就是大家闺秀,即便家道一时困顿,也还是大家闺秀,不能去学丫鬟的活计。

当年的战略预判,估计当时在座听讲的多数人不明白,有明白的少数应该也无力实施,只是在他们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种子,14年后才破土而出。

陶溪川的旧貌与新颜

4

窑火重燃

从古至今,瓷业发展往往取决于三股力量的交织碰撞: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商业贸易的发展以及权贵阶层的情趣。有时候一种占了上风,有时候几种力量齐头并进,交织成错综复杂的瓷器交响曲。

年至年间,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经历了空前的繁荣。这市场的繁荣主要起源于那些年盛行的“雅贿”,彼时的景德镇,一夜间涌现出无数“大师”,这些大师的工作室皆是“门庭若市”:来自全国的商贾名流在这里疯狂采购。老板们买瓷器的金额越来越大,但实则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审美和格调,无非是送礼而已,生意做得越大,送礼的需求就越大。

然而好景不长,十八大之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继出台,随后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很快波及与“雅贿”暗合的艺术陶瓷市场。官员落马,老板收手,空无一人的街巷、关张倒闭的瓷器店、纷纷转行撤离的画师……泡沫被刺破之后,显赫一时的“大师瓷”市场陷入了历史的冰点。

大师瓷的畸形繁荣,并没有给景德镇带来多少光彩,这里依旧是一个三线城市的陈旧面貌:冷清的店面,逼仄的街巷,摇摇欲坠的广告牌,唯有陶工坊的轮车依旧不停旋转。时间也仿佛停滞在了多年以前,曾给瓷都带来无上荣耀的老厂房,如今已经被侵蚀得斑痕累累,曾经吐着黑烟与荣耀的大烟囱变得寂静无声,老瓷厂所承载的城市记忆随之渐渐褪色。

帝王瓷、商贸瓷、工业瓷、日用瓷、大师瓷……纷繁复杂的变迁更加淹没了这座千年瓷都失落已久的自我定位。权力的潮水涨而复退,这座由一门古老的技艺支撑起来的城市,要如何找回昔日的荣光?

年,智纲智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