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茶道有韵学无涯
浮梁赛场展风采
——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茶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初夏时节,浮梁茶香。根据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关于组织开展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赣人社字〔〕号)、省茶协《关于江西省人社厅举办“振兴杯”茶业加工和评茶员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赣茶字〔〕9号)精神,5月7—9日,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景德镇市人社局、浮梁县人民政府主办,浮梁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承办,浮梁县茶叶协会、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浮梁茶文化研究院、昌南雨针茶叶有限公司协办的“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茶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浮梁县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培养赣鄱工匠·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本次大赛开幕式的有: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李敏、省就业创业中心副主任徐云飞、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一级调研员徐秋保、省就业创业中心竞赛处副处长钟阳萍,景德镇市人社局副局长吴子和,浮梁县委书记胡春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永进、县政协主席陈国清和副县长周民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一级评茶师刘栩,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普香、中国茶叶学会监事赵沙鸥等专家裁判,全省11个设区市领队和名选手,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员、浮梁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和茶叶企业代表,省市县新闻媒体记者等,共计余人。浮梁县副县长金丹凤主持开幕式。
省茶协于4月20日下发组织参赛的通知后,市茶协在紧锣密鼓筹办“赣州市第三届‘赣南高山茶’品鉴暨品牌宣传推进会”的同时,立即第一时间转发通知并着手组织参赛事宜。按照组委会的参赛要求和分配名额,迅速联系并动员会员报名参赛,并于月底组成由市茶协会长杨星华、副会长黄英波为领队和由6名评茶员、2名红茶、2名绿茶加工选手的赣州市代表队。
本次竞赛项目有“评茶员”、“红茶加工”、“绿茶加工”三项,竞赛内容有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采用笔试形式,技能考核采取现场操作。红、绿茶加工实操场地在浮梁县经公桥镇昌南雨针公司,评茶员实操场地在浮梁县三小。7日选手报到,当晚理论知识笔试;8日上午开幕式结束,立即分别前往实操场地竞赛。
难能可贵的是:因兴国会议与全省赛事在时间上有冲突,未能组织竞选和专业培训,尤其是在时间紧、任务重,初次参赛、人地两生、茶机不熟、强手如林的情况下,选手们抱着虚心求学的态度和勇于争先的决心,始终精神饱满,斗志高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值得称道的是:选手中有夫妻双双把阵上的何赐华、黄七凤和刘福宾、扶爱君,有不服年岁学到老的林仁逵、温曙光,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黄宗伟、赖庆荣,有敢于挑战勇往前的王金红、赖作浪、袁星星。全体选手们自接受参赛任务后,抓紧点滴时间,记诵背读理论知识,尝试品鉴茶叶种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营宁都县琳池垦殖场茶场场长王金红,巾帼不让须眉,面对炒青机一坏再坏的情况,换机换茶再上,阵脚不乱,不言放弃,终不负众望。崇义县乐洞龙归茶场总经理何赐华,理论成绩满分分,但在实操中感觉红茶萎凋温度可能超过40度,立即果断处置,临变不乱,沉着应对,终不辱使命。
有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经过近3天的激烈角逐,评茶员、绿茶加工和红茶加工三类竞赛共赛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胜奖13名。赣州选手在强手如林的竞技场上,王金红荣获绿茶加工二等奖,何赐华荣获红茶加工优胜奖。
在闭幕式上,本次竞赛活动裁判长刘栩作了竞赛总结和精彩点评,浮梁县人大副主任刘喜初宣布了比赛结果,参会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牌及奖金。
纵览本次赛事活动,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参赛面广。全省11个设区市共名选手参加了本次竞赛,既有评茶员,又有红茶选手、绿茶选手,充分彰显了参赛选手不畏强手、沉着应战和精益求精、赣鄱工匠的职业精神。二是竞赛组织好。这次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题均由相关专家集体完成且严格保密,竞赛选手抽签确定排序,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三是比赛水平高。各参赛选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尊重裁判,胜不骄、败不馁,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四是裁判工作严。这次竞赛活动的裁判员不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而且在竞赛过程中工作认真负责,自觉践行裁判誓词,认真遵守裁判规则,严格裁判标准,出色完成了裁判任务。五是影响作用大。通过此次竞赛活动,激发了全省茶业从业人员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情,展示了茶业专业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锻炼了茶业技能人才队伍,搭建了切磋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探索了茶业技能人才选拔的新途径,营造了重视茶业产业发展和茶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对加强茶业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乡村振兴战略技能人才支持,都有重要的影响。
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高手在前头。通过参加本次大赛,有几点体会收获:一是重在参与,不参与则与所有奖项均无缘;二是重在学习,不学习则不知外面的茶界多精彩;三是重在培训,不培训则难以从一杯茶中说清茶的种类、品名和色香味形等特质;四是重在交流,不交流则只能是井底之蛙;五是重在组织,不组织则只能是一盘散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赣南茶人要以此次赛事为新起点,以更加虚心的学习态度、更加进取的拼搏精神、更加精湛的茶业技能,努力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赣南茶产业发展、唱响“赣南高山茶”品牌做出新的贡献!
赣州市茶叶产业协会
年5月13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