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華园驻留计划middot浮梁昨日记忆 [复制链接]

1#

进入宁静的茶山与秋日的稻田,在最爽朗的季节,“艺术在浮梁·秋”以“地方·对话”为主题,“向乡村、向城市”为脉络,于年10月15日-11月15日在浮梁县寒溪村举办。在原有的22件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增加華园艺术驻留计划、“美好的书”、茶田守望者装置等全新5件作品。以32天的丰富展期内容,迎接各方来客。

華园驻留计划·浮梁

CHINAHOUSE華园出发地,越后妻有奴奈川小学

華园驻留计划·浮梁是本次秋季展新增的重要艺术组成部分。一个地域的人文历史,除了流传有序,记录详实的资料之外,也有众多碎片化,但仍有文化价值和吸引力的部分等待被重新发现。驻地调研创作计划,对于深入挖掘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经过长期亲身体验的在地驻留,艺术家和学者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遗存,找到其中的文化肌理、生长脉络上的独特之处,并用艺术和文化的视角提炼和呈现出其中具有价值的部分,不断吸引来自不同方向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深入乡村,进行艺术和文化实践。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華园秋季展览“时间的旅途”

艺术驻留计划是瀚和文化长期进行的艺术实践,始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CHINAHOUSE華园,成立于年,在过去几年中不间断地参与策划了每一季的艺术项目,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了解。历经几年的努力,驻留计划终于回到了本土。本次参与“華园驻留计划·浮梁”的艺术家,正好都参与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華园夏祭展览“风的记忆”及秋季展“时间的旅途”,这些年轻艺术家,将视野回归本土,带来他们全新的驻地作品。本期介绍由艺术家龙盼参与的新作——《余温》。

FH-23

《余温》

??warm??

艺术家:龙盼

作品创作记录

??

作品介绍艺术家被村中老奶奶和她丈夫年轻时一起锯木头盖房子的故事所打动,他们经历家乡被覆没,从无到有建立新的家园,再到房屋的塌毁重建,都是靠两口子朴素的力量一点点完成,将自己的能量撒在这片田地。如今老房再次破败,老爷爷的痕迹也只剩下几捆劈好的木柴,但他们的情愫与能量依然在此,滋养新的故事。蘑菇在遗留物中默默生长,就如爷爷留下的柴火,未燃,却留有余温。艺术家采访■这次驻地创作有遇到什么困难吗?驻地的困难在于时间,一方面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与村子链接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让我的蘑菇在有限的时间内长成。这对艺术家的敏锐度和技术的要求都挺高,这是一项挑战。■这次在农村创作和之前在城市项目比,有什么不一样感受?相对比都市极致的规整,我觉得农村就像野草,欠缺打理让它不够精致,但也多了很多空间去让各种可能萌发。我喜欢那些斑驳的不完美,所有的痕迹都是故事,所有故事下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所以看见村里面还留着的老物件,残破的老房子,我就很开心,它们本身就是艺术。■有什么难忘的事吗?我还是对青砖房爷爷奶奶的故事印象很深刻,相信很多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深受动容。那个破旧的柴房,堆着一摞摞积尘的柴火,在我们眼里是无用的木头,但确是爷爷留给奶奶唯一的念想,是他们一起生活的回忆,而这种朴素的情感是“速食”生活所缺少的。老屋中,每一隅都是沉沉的故回忆,奶奶说他们从千岛湖搬迁来此,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搭的,这是她和爷爷彼此依靠建起的家。故事的女主角,屋主徐桂香。插画:于瑒■希望观众如何观察理解自己的作品?我希望观众可以在空间中放慢些脚步,放松的、安静的去感受。因为那里种种的细节组成了这件作品。老屋保留了原样,老物件也尽量还原了房屋曾经的模样,这些细节就像昨日的记忆,沉睡在碎石下。而在各种意想不到的缝隙中蹿出的蘑菇也需要观众慢慢发现,也许不经意的一撇,就能发现躲在角落里静静生长的菇蕾。■对于这次“艺术在浮梁”想说的话?精致的白盒子空间在城市已经够多了,“艺术在浮梁”是很多面、很丰富的现场,很开心能展示我观察到的一面。期待艺术在浮梁能有更多“拙的”、“土味的”、“野蛮生长的”作品出现,能在乡村的土壤上生长出有温度的作品,能让村民在艺术作品中也找到乐趣。蘑菇生长过程纪录艺术家介绍龙盼年生于中国宜春。龙盼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