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雍容大气弥足珍贵明永乐鲜红釉 [复制链接]

1#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608569.html

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之上,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开创了明清御窑制瓷业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所制瓷器独创与多元兼备,品质与气势共存,特殊品种更为世之殊罕,诸如青花、宝石蓝、鲜红釉等,堪称一代之奇。

明代早期红釉瓷器的极盛,这与明廷的高度重视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明史》卷六十七《舆服三》载:“(洪武)三年(年),礼部言历代异尚……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之。”可见红色不仅是明代至高无上的颜色,而且代表着庄严的礼制。大明王朝崇尚火德,以红为尊,以及明室对朱红的专有权,促使红釉瓷器的极大发展。

易昇拍卖年春季拍卖会

明永乐鲜红釉精品赏析

明永乐鲜红釉梅瓶

高30cm

明代人把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纯正鲜艳的红釉瓷,称为“鲜红”。鲜红器在明代就十分宝贵。名曰“鲜红”的明永宣红釉瓷之所以宝贵,首先是缘于它的“以尊为贵”。后人称为“宝石红”,在神话传说里,南方的天帝为炎帝,属火,主夏尚红。周朝人尚赤,红色是他们的吉祥色。周代奠定了我国的基本礼制,所以红色代表着中华的色彩,因此中国也称为“赤县神州”。

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

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

本品小口,短颈,丰肩,圆腹至足胫渐敛,器形饱满,线条隽美。通身施红釉。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称为“灯草口”。釉色艳丽匀润,釉层莹润透亮,殷红灼烁,宝光耀目。正是由于红釉瓷器之尊贵、烧制工艺之复杂,在如今的艺术品拍场中,屡创成交佳绩,且后续有着极大的升值潜力。

明永乐鲜红釉留白五龙大梅瓶

高53.6cm

明朝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的王世懋有《窥天外乘》一书中是这样描述永宣时期的红釉瓷器:“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说明在大明王朝时,永宣红釉就是当之无愧的珍宝,通常称为“鲜红釉”,或称之为“宝石红釉。”

本品器形饱满隽永,小口,短颈,丰肩,斜直腹,敛足。除口沿及颈部施白釉,其下皆施红釉。釉质润泽,釉色鲜红明艳,亮丽匀净。在宛如宝石红的釉色之间,五条形态各异的龙纹明晰可见。龙首形态生动,气势非凡;龙身纤细而遒劲有力。仿佛穿行于灼热的火焰之中,彰显着大明永乐王朝的强盛以及儒雅的文人风范。当时红釉极其难于烧制成功,经过历代瓷艺工匠的智慧与勤劳,烧就出“千窑一宝”铜红釉瓷器,再加之有留白的蛟龙纹饰,更显得此器弥足珍贵。检索拍卖成交,永乐红釉寥寥无几,有留白龙纹的更属罕见。

历年拍卖会

明永乐红釉成交一览

明永乐红釉高足杯

15.1cm

估价HKD8,,-12,,

成交价HKD9,,

香港苏富比年秋季拍卖会

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Lot8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