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茶图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日浮梁买茶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规范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5761442.html

1.《卢仝烹茶图》

▲宋佚名《卢仝烹茶图》

《卢仝烹茶图》绘“茶仙”卢仝独守破屋,心忧天下之态。画中卢仝拥书而坐,侧耳松风;女婢持扇向火,煎汤备茗;老奴肩荷葫芦,户外汲泉。巧妙的情节安排与氛围营造,不仅将史籍中卢仝的隐者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亦表达了景行高风之意。

2.《茶具十咏图》

▲明文徵明《茶具十咏图》

图绘青山之下郁树成荫,两间茅屋在藩篱之内,主人趺坐于室内,书、壶伴其左右,另一间屋内侍茶的童子正在煮水。从款署中得知,明嘉靖十三年谷雨前三天,苏州的天池、虎丘等地正举行茶叶品评盛会,作者因病未能参加,其好友送来几种好茶,于是令小童汲泉、吹火、煮茶,自斟,自饮,自己品评茶叶之高下,自得其乐。十茶具分别为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3.《惠山茶会图》

▲明文徵明《惠山茶会图》

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4.《玉川煮茶图》

▲明丁云鹏《玉川煮茶图》

图中描绘出唐代名士卢仝煮茶的情景,是丁云鹏晚年创作的工笔精细画作。画面上的卢仝身着便服,头戴襆巾,手持羽扇,单腿盘坐于芭蕉前的青石上,背后怪石嶙峋,修竹碧绿,两名仆人在旁侍候。卢仝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上的茶炉,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划得细致入微。画面花、竹、芭蕉笔笔刻画工整,怪石的阴阳、纹理交代清晰,赋色清淡冷隽,葱翠欲滴,闲和严静的幽雅气氛直扑人面。人物衣纹则用飘洒不群的高古游丝描,或清圆细劲的铁线描,以区别不同质地的衣料,显示出画家别具匠心之处。全图的绘画技巧变化多样而风格基调统一,人物神情生动,树石生机勃勃,笔法如行云流水,超然出众。

5.《蕉荫烹茶图》

▲近现代傅抱石《蕉荫烹茶图》

此图描绘的是江南景象,芭蕉数棵,阔叶蔽日。浓荫之下,文士手执纨扇坐于茶炉前,等待仆人前来送水。对人物注重内心世界的刻画,其专注之态生动传神。阔大的叶片皆以色彩染出,中锋勾绘叶脉,率意自然。赋色清淡冷隽,葱翠欲滴,闲和静谧的幽雅气氛直扑人面。全图风格基调统一,人物表情丰富,树石生机勃勃,笔法如行云流水,超然出众。

6.《撵茶图》

▲宋刘松年《撵茶图》

此轴绘草圣怀素挥毫欲作书,学士钱起、戴叔伦围坐画桌旁。唐代茶风盛行于朝廷、文人聚会或寺院僧侣间,两个侍者或跨凳撵末,或执壶注茶,正备茶侍候。壶门带托泥画桌,足部呈如意形。夹头榫素牙头圆腿桌,腿间加添横枨,牙条、牙头皆小,目的在增加与腿足的嵌夹面,使桌更加稳定。前方腿条凳显得质朴,乃日常生活用具。

7.《品茶图》

▲元钱选《品茶图》

此图虽名为“品茶”,实与唐代以降“斗茶”的绘画传统有关。画中男子六人,左侧男子或持壶,或注汤点茶,或提笼注视对方;右侧三人或正举杯畅饮,或在等待取茶品尝。唯画中人物表情板滞,用色单调,画风不若钱选精细文雅,应是后人托名之作。

8.《写经换茶图》

▲明仇英《写经换茶图》

此卷描绘了元赵孟写《心经》换茶的逸事,昆山收藏家周凤来曾得赵孟写经换茶诗而亡佚其经,遂请文徵明补书、仇英补图。画面构图简练,古松掩映,竹篱一折,主人与僧据石案对坐,作展卷提笔之状,童子或侍应、或煮茶、或捧书。画法用笔细润,晕染淡秀,人物得李公麟之遗意,设色有赵孟影响。

9.《煮茶洗砚图》

▲清钱慧安《煮茶洗砚图》

画一文士安坐水榭,石案上摆放着陶壶瓷杯、古鼎铜尊,与琴书相伴。两个小童一人正在煮茶,另一人则在溪边洗刷砚台,水面清透,可见金鱼数条。

10.《煮茶图》

▲元王蒙《煮茶图》

用“渴墨”以牛毛皴、解索皴画法画出,然后再用浓墨“苔点”,画出山体的阴阳向背,这正是王蒙所独创“水晕墨章”。它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表现出元气磅礴、纵横离奇的山水境界。

这幅《煮茶图》为立轴设色纸本画卷,图中所绘的是王蒙晚年的隐居山水,画面清新,构图大气,被著名书画鉴定家吴湖帆认为是“除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十件之外唯一流传在民间的王蒙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