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滨州完成19项灾后重点防洪减灾工程,
实施“五河同治”
治理骨干河道公里,
解决了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成功应对了60年一遇的极端干旱
和“利奇马”台风带来的百年一遇洪涝灾害
在“治水”、“活水”、“节水”等方面
成效显著
......
防洪治水
抗旱救灾
哪怕是节水
非一朝一夕之功是水利人的不断努力才换得滨州水利的平稳安宁
19项灾后重点防洪减灾工程全部完工
高标准打赢治水兴水战役
省市领导现场调度防台风防汛工作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就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年,滨州市水利局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实施骨干河道治理公里,完成19项灾后重点工程,整治处河湖违法问题,实施6个灌区节水改造34公里,治理骨干沟渠公里,解决了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应对了60年一遇的极端干旱和“利奇马”台风带来的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切切实实上演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治水兴水战役,实现了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大发展。
治理后的潮河今昔对比,浊流换新颜
重点防洪减灾工程
年8月,一场台风给滨州水利带了一场巨大的考验,虽然抗洪抢险的情景记忆犹新,但实施灾后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却一直向前。截止目前,滨州市完成潮河、孝妇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五河同治”工程,治理骨干河道公里,彻底打通了泄洪通道,潮河、徒骇河沾化段提升到61雨型防洪、64雨型排涝标准,孝妇河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19项灾后重点水利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7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9处防洪隐患治理,为全市新增拦蓄能力万立方米,年可调蓄水量万立方米,全面提升了全市防灾减灾抗灾的能力。
治理后的徒骇河
同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解决博兴县、邹平市个村14.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年6月份基本实现全市农村户户通自来水;投资1.62亿元实施水利会战,改善灌溉面积41.5万亩,增加粮食产能万公斤,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全市灾后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开工
投入82.56亿元完成7大类项重点水利工程
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誓师动员会
刚刚结束,的步伐已经接踵而来。12月28日,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誓师动员会在邹平市召开,标志着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徒骇河滨城区段、小清河干流、德惠新河、二十里堡闸、张肖堂节制闸等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年,全市将投入82.56亿元完成7大类项重点水利工程,这将是滨州治水史上投资强度最高、建设任务最重、实施规模最大、治理范围最广的一年,将全面开启滨州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治理、大保护的新时期。工程主要涵盖河道治理、水库蓄水、水闸加固、饮水安全、灌区续建、城区水系治理及其他工程等7个方面,包括治理12条河道.27公里,实施21座病险水闸和6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水库16座,灌区节水改造75公里,建设生态水系50公里,完成农业水价改革万亩,改善农村饮水安全63.7万人。
水系连通、河道环流
高质量打造水生态环境
市区水系连通配套工程在黄河十二路渤海九路东南侧,河渠中几处人工岛的生态景观效果吸人眼球
“草木幽幽花开好,流水绕城河渠通,活水润城增效益,以水为脉促提升。”水能给一个城市灵魂,城区水系连通工程更能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是推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根本性转变。滨州市水利局实施了主城区水环境提升、市区水系连通配套、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主城区段水系修复项目三大城区水系统工程,用活水润城、活水提质、活水增效,切实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
主城区水环境提升工程包括建设中海水资源利用项目,实现中海向魏棉日供水3万立方米;实施南环河西段治理,清淤河道4.8公里,配套建筑物16座;实施北环河综合治理,疏浚明渠连通如意湖和北海,实现城区西部水系循环贯通,改善了城区水生态环境。
主城区水环境提升项目
市区水系连通配套工程全面完工,激活了城区黄河二路、黄河八路、黄河十二路滨水景观体系,打造了以水为脉的城市空间,切实提升了城市品质。
市区水系连通配套工程新立河黄河二路桥两侧跌水景观
实施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主城区段水系修复建设,主要实施南环河1.7公里水系连通、岸线修复,实现南环河局部贯通,形成湿地面积33公顷,充分用活黄河水,改善城区环境。工程实施后,打造沿黄湿地风景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挥生态、旅游、经济综合效益,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系统治理、节水优先
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发挥黄河水资源效益
黄河,在滨州城市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滨州市水利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讲话精神,坚持系统治理、突出节水优先,深入实施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全市沿黄地区累计压减地下水.24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建成湿地公园.45公顷,建设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解决.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小开河湿地
要知道,历史上对黄河的治理从未停歇,古人筑堤坝、改河渠以保家园,促进农业发展,现代人系统治理,以构建黄河沿线生态保护的新屏障。滨州市深入落实黄河河长制,市、县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任黄河河长,累计开展巡河70余次,年完成黄河“四乱”问题整改66处,高位推进黄河生态保护、防洪减灾等工作。实施地下水综合治理,通过控采限量、节水压减、水源置换、封井并网、修复补源等系统措施,沿黄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沿黄平原风沙区作为水土保持治理重点,通过营建农田防护林、建蓄水保土工程等措施,年以来,共实施综合治理项目28项,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发挥生态灌区综合效益,科学利用黄河水资源,积极推进生态灌区建设,年小开河灌区成为全国首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45公顷,湿地率达到82.2%。
滨州市参加高校合同节水工作座谈
在各行各业倡导高效节能发展的今天,治理是基础,节水是关键。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进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深入开展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年以来累计完成改革面积.16万亩,项目区灌溉用水由每亩每次80立方米降到60立方米。探索区域水价改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水资源管控力度,促进用水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分配,以促工业节水,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64.91立方米,较“十二五”末下降0.8%,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较“十二五”末提升3.63%。实施全民节水行动,开展节水宣传,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工程配套、产业优化、节水技术等措施,推动用水方式转变,今年以来沾化、邹平、滨城、博兴4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截至目前,全市省级节水型单位41个、市、县两级节水型单位近个。
渤海之滨,黄河之洲
滨州
在黄河水的滋润下蓬勃发展
如今,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
滨州市水利局将继续
以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
推动水环境、水生态建设,
切实做好
“治水”“活水”“节水”的水文章,
为建设“富强滨州”
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