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吉祥安康:周老师晚上7点在老柚直播《答疑解惑》
欢迎您下载进入直播间:
周老师老柚号:
(备注学校有封闭班晚上不直播)
周老师?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
民国十四年乙丑六十二岁(上)
正月六日,先生偕李淑贞、关岚青等在辽中陡沟子唐家讲演数日。
淑贞渭岚青衣履多趋时尚,是务外也;逼她改装易服,专心悟道,由是果有进步。
未几,回腾鳌堡淑贞女校,召开教员讲习会,到会者数百人。
除留于辽南各校任教者外,偕赴吉江者凡一○四人,正月二十六日至千山站,乘团体票车北上。
先生说:“二十年前我说将来的女教员成火车向外载,如今果然做到了。”
二十七日到怀德县范家屯。在这一带将教员分派了一半。
晚九时到长春,又派往德惠、扶余、农安等处二十四人。
是夜宿于马氏竟成学校,值倓虚法师讲金刚经于此,晤谈多时。
二十八日到哈尔滨,又派往巴彦、呼兰等处八人。
余二十人偕往安达。
此时雅轩正在安达“杜六合堂”开家庭教育会,道气很盛,先生至,益为之一振。
二月,先生由安达赴齐齐哈尔,住于慈善会,假女师范之礼堂开讲演大会。
随行者有张雅轩、杜绍彭、杜曹玉琳、张世良等十余人,讲旧社会嫡庶之纠纷,听众多有所悟。
于省长(驷兴)之弟妇,自悔其从前不明夫妇道,行事多强硬处,决心痛改之。
傅旅长见讲演团于家道世风有若大的力量,必请先生至其家,为之讲道。
先生见他多妻,乃讲“推五行飞九宫”之道,伊家为之一变。
马树勋闻道有所改悔,请先生到他家,他跪在地下,手捧着地照和钱,请先生收下,先生不受。自述道:马树勋舍一千垧地、一万元钱,我不要,我疲乏,暂时歇卧,雅轩和绍彭寻思他二人在座,必有什么不可说的话,他俩假托要走,我说我也走。
出来后,雅轩问我:“为什么不收?”
我说:“化人的钱,不是为成我们的事,乃是为救那舍款的人,现在他家好像是鸡蛋山,从山底下拿这一点,全山颓下来,就坏啦!况且他那钱到咱手也不准能好花,救不了他,所以不受。”
龙江闭会后,乃游行江省十四县,绍彭负交际各法团及官府之责,先生专事讲道。
至海伦时,从者数十人,乘大车数辆,绍彭说:“人太多了。”
先生说:“一个人一个命,多又何妨?”
回安达站假电影院开讲三日,听众很多,得商会之助力不小。由此又去明水县。
三月二十七日,先生到拜泉县,随行者六十余人,在这城讲习一月。
有于淑贤者,系青年孀妇,患精神病,妄希为雅轩作妾,雅轩不允,她随着到处搅闹,到拜泉益甚,竟至不顾廉耻了。
先生命雅轩送她回籍,二人登车时,先生笑道:“张雅轩被鹰刁去了!以前功德废于一旦。”
袁成五的内人信以为真,哇哇大哭,而雅轩晏然,送她到家,便脱身回来。先生说:“从鹰嘴里夺下来了。”
拜泉附近钟灵观有吕华堂,闻雅轩毁家兴学,极为崇拜。
某日在汽车候车室中,遇雅轩呼至门外,对雅轩说:“我有哈洋五百元,赠于你吧!”说着把钱扔下就走了,追之不及。
雅轩向先生讨论应怎样处理这钱,先生说:“我们不能收用,交与杜绍彭吧。”
绍彭以此款在安达喇嘛甸子买荒,更有王麟阁、张选庭、杜绍彭、王绍庭、翟福兴、由中申、梁毓秀、李于氏等十余人,各舍毛荒十方开办学田部,用作兴学之基。
他们有意把土地分给雅轩一些,先生说:“我们绝不受。”
张维垣是拜泉县张振之的儿子,病得要死,听讲后必要从游,他女人阻之无效,同人抱之登车,赴安达。
一日,先生在屋中讲道,他在外边散步。
先生问大家说:“你们知道我把张维垣带出来的意思吗?”
有人说:“叫他离开家庭换换环境。”
有人说:“叫他散散心,就可以好。”
先生道:你们说的全不对,是为的叫他逃命,他好像个耗子(老鼠),他女人好像个猫,猫把耗子捉住,并不立刻吃,放在地下,耗子一跑它一捕,把耗子弄得半死它才吃了。
维垣的女人伺候他的病,用心看护着,不叫父母兄弟们到他跟前,把父母的慈,兄嫂的悌,全给割断了,这是断他的伦常根,把他请到老丈人(岳父)家,用小鸡作各样的菜,吃了一百多个小鸡,拉下了生灵债。
病稍见好,她就该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给他装些阴气,所以他的病屡好屡犯,死了拉倒。
这时维垣闻言入室磕头,自谓说得太对。
先生说:她是个捉替死鬼的,捉弄死你,她好干干净净的守一世寡,来生好转个男子。这事是从她待你太近上考查出来的,“其所厚者薄”,偏向你正是坑你。
现在你逃出来,她病了,来好几封信,电报催你回去,你要在六月里回去,你死,你若在七月回去,她死。
维垣深信我的话,虽然他叔叔在电话上责骂他,他终于七月一日才从安达回去,七月三日到家,他女人已死了三日了。
恩中之仇,仇中之恩,是不可不分得清楚的。
在拜泉开会,课余时,先生和杜绍彭散步,绍彭道:“为挽转世风,各处宣道,听众有千百人之多,咱们算干着了!”
先生说:咱俩行的事合乎圣人的书了,我行的是“贫而乐”,你行的是“富而好礼”。
四月二十日,先生偕从者数十人至呼兰,住于慈善会。由裴会卿,商有年主持,在娘娘庙院内搭棚开讲,各机关各法团都参加,听众达千余人,讲演五天闭会。
五月四日,先生至巴彦,该县孙家仪及孟家、马家,各立义学一处。
教育局对伊等素不满意,先生到此开会,某讲员讲道,又多伤时语,教育当局勒令停讲,三处女学亦同时解散。
先生自述对这类事的态度道:我从前做事要遇人来搅扰我,我就大乐,自己心里话,不错,我又办了一场,再到别处去做,准比现在更强。
由此去三道镇、海伦、绥化、望奎、青冈,过通根河遇匪二人,询明讲团,系讲道的人,故未劫取衣物,其余路过客人都被劫了。
他们到青岗县控告讲演团“通匪”,他们的意思,以为同时遇匪,何独讲团未受丝毫损失。
值该县县长孙某(系张世英的翁父),素知讲团的宗旨,详为解释,乃得了事。
是年春,先生子国华在朝阳羊山成立义学,名“国华学校”。
聘刘淑荃为德育教师,教法极受称赞,不幸于五月十日病故。
六月一日,先生到安达县,二日,同张雅轩、杜绍彭、白抚宸、徐东兴、王麟阁、孟汉臣、梁子杰等到道德会内立的务本校讲演。
十五日南去怀德、顺山堡,招集吉林一带职教员数百人讲习一月,溽暑蒸人,饮食不佳,故先生患腹疾,然犹出席讲道不辍。
八月,先生偕张雅轩、白抚宸、张子嘉等到安达,筹备开家庭教育会。
拟集全体义务女校之职教学员,专事研究伦理,以期深造。
是年,人事安排,高心一为海城腾鳌堡淑贞女校学董,孙静轩、张福堂、刘孝慈、唐耕三等组成讲团,在龙江省游行讲演;高正午、刘惠忱负视学专责。
截至本年九月,女义学之统计如下:热河、奉天、吉林、黑龙江四省十九县,有义务女校九九处、一二○班、校舍四八五间,发起人二四五名,赞助者二三一名,在职教员二○六名,学生四三九七人。
九月一日在安达县开“家庭教育大会”
先生自明道之后,即以道在家庭伦理间,他认为世界是人们的世界,世界的好坏全在人为。
那么家庭是人类的泉源,想要有好人,来造成好世界,必须由好家庭来生好人。
他先提倡女学,就为的是教女子明白人道,她才能生出好人来。
在这次大会会场的屏风上大书“正本清源”,在礼堂上高悬着“人道始基”的匾额,从此,也可知这次大会的宗旨了。
会期两个月,所来的人都是关外的人居多,自辽海一带来九节火车人,龙江省城、来一节火车人,吉林来四节火车人。食宿于会中者约一千余人,及本城听讲者约两千人。
内有女教员及高材生八百人,清修的姑娘们七十二人。
分五个讲厅,每厅都有主讲的人,共研究胎教、母教、继母、嫡母、庶母、父子、夫妇、兄弟、家长、妯娌、姑嫂、母女、婆媳、主仆、朋友、邻里、家规、家政、婚嫁、丧祭二十个讲题。
开会后,将语录集成《家庭集锦》一书,是由张云五主编的。
先生在开会伊始对大家道:人们过家,把道都过没有了,所以世界才乱。这回我们要过一个大家庭,专研究道。
我们这次开会,分八部,各部的人们都要各尽其职,尽心不累心,自然就明道了。
朱洗心听着这话,他真就尽职尽心的去做,他在庶务部担水,每天须担八十担,每担有一四○斤,他担着水好像生了两翼一般的轻快,毫不以为苦,日久他真明道了,知道他的女人要不变过来,准死,死了要不再娶人准大开智慧。
马祥是管着烧茶锅的人,听着先生这话,他便守着茶锅静心悟道,一月后他就悟透了,自己觉着内心里生出来的乐趣,如开水一般,向上翻花。他能为人讲病,一讲就好,都称他为“马神仙”。
研究母教时先生说:你们讲“母教”不如讲“教母”。我们办女学,教女子明道,正是教母啊!(意谓注重胎教和当好母亲)
研究父子道,孔雨三听说父亲有病急欲归省,先生说:你那种尽孝法等于用狗屎上供,你要为社会服务,劝世化人,正是大孝于天下,还不能抵得小孝于庭围吗!
雨三闻言乃止,不几日,他父亲病好,也到会听道来了。
赠先生的联语云:“一人至善,感化乾坤光返照,万国同心,重开宇宙本归原。”(孔翁名宪龙,清季举人)。
先生对张子嘉说:你趁着你祖父和你祖母亲在世,要尽力奉养,家里那点产业要用在行善事上,你往穷里过,能把那些产业都卖净了,就成了。
当时白勤常发牢骚,自谓无权无位,不得行道。
先生说:你既然有女人,就有丈夫的位,你会当夫君了吗?你有儿子,你就有父亲的位,你会当父亲了吗?
所说的位并不是权位,是伦常中的名份。
古来的圣贤,都不愿当皇上或作官,因为有了权位就有范围,有范围就被那权位的范围拘住了。像当一个省的省长,还能管着别的省吗?
所以有官爵的名,正是小了啊!
正是有道的人,不乐意作的事。
而且行道不是假势力的,若掺杂势力,就失了道德本质了。
长官之力是人力,哪如以道德之力而推行万国呢?
我知我无权无位,可比长官大人们贵得多啊!
白勤也着笑,以后他说回家换衣裳,由此失踪了。
这个会将开未开的时候,热河省都统,阚朝洗来电,请先生去热河宣道,谓已派若干骑兵到锦州迎候。雅轩问先生去否?
先生说:“不去,这边筹备已经妥切,我们若走,绍彭必要轻视我们,以为我们去攀高了,到热河还是准无所成,这正是失机,所以绝不去。”
未几,热河政局转变,阚已退归。
先生确有高见,自评道:我一生没有迈空步,像在安达开会的时候,阚子贞(朝洗)来请我,我还没去,正是没迈空步。
民国十四年乙丑六十二岁(中)
王泽溥深信佛学,他时以佛理讲给同人听,因此,有许多人信念分歧了。
先生说:“我教出来的人,你都给领出家了,这好像我是瓜官,栽种的瓜不等熟你都给摘走了,不是可惜吗?”
他听着先生这样的数责他。他过来给先生叩头,默默而退。
先生说:“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叩头?”
大家说他是悔过。
先生说:“他是和我要分家了。”
次年,他果去拜泉,自立一道德学院,专讲佛学去了。
旧历十月末闭会,人数过多,恐影响铁路上一般乘客,故分期散归。
十月二十四、二十六日、二十八日,每日走两节火车人,十一月一日走三节火车人。
此次的用度,“杜六合堂”早有准备,会后总结消费统计如下三○亩地的萝卜,四○亩地的白菜,三○亩地的马铃薯,更外买七○石马铃薯(地方计量),白面二○○○余斤,豆油六○○○斤,盐一六○○余斤,小米七○余石。
此外花现款一○○余万吊,除收乐助款五○万吊,均由“杜六合堂”担负。
杜家一个木局的木材都拿来,搭了一二○余铺炕。
消费如此之大,实赖杜家鼎力负担,乃得圆满闭会。
对于善德当的宿债又提起来,自述道:我到东三省办学,人们也都知道善德当事件的始末,他们都想替我还债,但我预先就和大家声明,决定不用东三省的钱还我善德当的债。
民国十四年在安达开大会之后,杜绍彭要给我还善德当的饥荒,我说:我原来卖这饥荒要一万两银子,没人搭讪,现在值的多,还不卖啦!
我来东省是为的化世,绝不是为的还债,你若给我还了,我就算是卖道。一般人必要这样说,啊!怪不得他跑到东三省来,他还是为还他的宿债呀!
这正是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现在我的天命有全球那么大,若再贪就因小失大了。
绍彭因为这事,他万分的赞成我。
先生不受这款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在他的自评中曾说过:杜绍彭要给我还债时,我就知道“命”足了,在江省有给还的,在朝阳也一定能有给还的。
因为知道我的命足了,才有给还的,我不要他的钱,我就成了无价宝了。
我要受了,结果不过如此,再也不能发展,我不受,我的福德才无量,因他给还了这债,于情理道理有益,于天理无益,所以不受,人须自己量度自己分量。
我平生有三种奇事,一是救杨柏,二是办善德当,三是杜绍彭给我还债我不受。
这三种事,我没有势力,没有财产,而敢这样做,真是世所罕有,所以能做得到,就是一个真诚啊,真诚是从愿意死而不愿意活着里来的。(不怕死)
这次集会最终的结论:深知欲天下治平,必得救正人心;欲正人心,必得止住争贪;欲止争贪,必须在人和财物上想出个根本解决方法。
先生把整个宇宙比作是一个人,人赖气血以生,那么什么是天地的气血呢?
先生说:人是天地间的气,金钱是天地间的血。现在我办的事,无儿女的可以向异姓人讨儿女,无妻室者只要品行定得住,可以自然得妻室,如果生活苦难的,大家便设法与之“储金立业”,永久不作难,这便是天地间的气血周流了。
先生把人看得是贵重无比的,他说:一个人便是一个太极,便是一个天地,便是一个阴阳,可比天地还贵重得多。
先生把人类繁衍的程序看成是这样:全球万国都是男女两个人集合成的,有男女而后有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等,这就叫作五伦。
古人说夫妇为人伦之始,太对了。
我们如欲改建社会,必须先从男女两个人起,使男女各正刚柔本位,就能自立,自然能五伦有序,家齐而国治了。
先生从世界的平面上说来,他认定夫妇是人伦之始。
再看他从宇宙的纵剖面上说来的:道是什么?就是阴阳。
阴阳是什么?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是道了。
当太古的时候,男子有妻,如同没有一样,因为男人心中只知爱亲,不知爱妻。
到在尧舜时代,夫妇和好,为丈夫的爱亲的心和爱妻的心是相等的。
到了周代,人们生了儿子,才知孝敬父母。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正是那时的话。
到在近世,人们不知孝亲,不知夫妇之道,只知相争相扰,这就是世界纷乱的起源。
他纵横的观察宇宙,知道世界的纷乱起源,他才想出崇俭结婚的办法。
自述道:现在世界是“离中虚”、“坎中满”的世界,因为女子的生活都依赖男人,她还自觉不错,以为应该享受,这叫“坎中满”。
女人的生活既依赖男人,男人还以为应该供应,竭力供应,终有供不应求之势,这叫“离中虚”,要娶个讲时髦好穿戴的女人,或更胡搅蛮缠横不讲理的女人,那更重压重重,使男人终身不能尽孝尽悌,为国为民,只累于女人手中,所以世界才乱了。
我看明白啦,才办崇俭结婚,变立业世界,人人自立,女人助夫不累夫,这叫“抽坎填离”,换卦象,成为乾坤正位,翻为先天世界,这可不是小事啊!
先生教男女实行新的三刚,新的三从,止争止贪,修性修命。
由于这样的男女们来结婚,自可使理想的优生实现,世界也就太平了。
给这种婚姻叫作先天结婚,(意谓未婚之前已明婚后为人之道了)以后有人给名“崇俭结婚”,也名之曰“新家庭“,先生讲的三刚三从是这样:原先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是领着往前走,还是在外边。
究竟真“刚”还是在自身的三界中,若动性,性就不刚了,若怨人或盼人家好,心就不刚了,身界打人骂人,身就不刚了,所以真刚就是不动啊。
原先的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我现在主张,必得要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才是真三从。
像“秋胡桑园戏妻”,最后秋胡的女人任死不从,这就是从道理,而不从人的例子。
一个青年男女肯接受这种思想,实践出来的,便是一个新青年,便有先天结婚的资格。
先天结婚是自由自主的,是把财产、才艺、容貌、年龄,一切界限都打破的,惟是以道相尚。
先生说他们的存心是这样:男子要存天心,女子要存地心,天有好生之德,地有养育之恩。
为男子的能领人不是为自己,是为天下,女子能养育子女,不是为自己,也是为天下。
先生说他们行道的初步是这样:男女在未婚之前,都是以尽孝为第一步,既然结婚之后,男子以尽夫道为第一步,女子以尽妻道为第一步。
男子如不把内人领在道上,能孝翁姑,教子女,纵然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净心。
女子过门之后,不能助夫成德,虽然自己孝翁姑,翁姑也是不甘心的。
所以男女必须明为人之道,才能尽孝呢!
先生说他们的相处是这样:“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说“求己”是先天,“求人”的是后天。
今后的夫妇也要这样,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尽各道,应聚就聚,应散就散,聚也不相搅,是和和乐乐的,散也不相牵挂,是自自然然的,这便是先天夫妇。
先生说他们的经济是这样:新家庭的男女都要“立业”,不许相互依赖,均须自立。
做事要勤,用度要俭,遵守古人“耕三余一,耕九余三”的话,不可枉费一文,那才算真正新家庭呢!
先生更为他们设计意造这么一个环境:一个人必得净心,才可以缔造大同。
我的意思,将来新家庭的人们,到处皆可为家,如安达、黑林镇、公主岭、腾鳌堡等处,都设立业基金保管部。筑房舍,为新家庭的住所。
假如某家在甲处立业,到乙处也可支款,乐住甲处便住甲处,不乐住便住他处,总是尽义务,作些公益事业。
一家之内,男女不相牵挂,不相管辖,这样办法,到处可以为家,生活还不感困难,这不是大同世界吗!
一个人能这样存心行道,以天下为己任,也够得上一个完人。
究竟如何通畅这血呢?
先生既认定金钱是天地间的血,究竟如何通畅这血呢?想出一个立业的办法。
立业一事与崇俭结婚是相辅而行的,是他们的经济基础。
最初引起立业的动机是为了迎天时,创造出个人人为公,消除自私自利的“立业世界”,这就必须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上予以合理的解决。
此外更有以下几事,加速了这一事业的实现:
一、初于民国十三年,徐子贞见张雅轩子女已长,而私产已罄,其家属的生活,子女的教养,必感艰窘,因发心年赠雅轩十石高粮,赠关国南二十五元。
雅轩坚持不受,子贞将钱交与淑贞校会计处而去。
雅轩向先生说知此事,先生道:“这样受授,就等于子贞雇你为公中服务了。如能舍的舍在公中,受的也受之于公中,就不能形成这种状态了。”
二、有一孤老人,在范家屯敬惜字纸会中尽义务多年,预积了身丧葬费,放在他义女家,同人也都知道这事。
及老人死,会中通知她义女,女便嚎淘大哭道:“义父坑死我了!他欠我那些钱,可向谁去要!”
同人知其意乃会葬之。
先生说:“修道人必得了念,他既有念,怎能成道?”
三、杜绍彭的妹妹嫁张继春,未几死。
临死嘱托嫂子们说:“我没生子女,有负张家,愿兄嫂再为续娶才好。”
杜家想拿出一笔款为张家娶人,先生说:“我们想提倡立业,你把聘礼的钱给女方立业,使女方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不累夫,不累家,不累社会,那有多好,”绍彭以为然。
“立业”一事,是他们的经济命脉。
究竟立业是怎样一回事?
先生说立业的办法与意义是这样
储金立业是我解决生活问题阻止争贪一种理想。
因为人学道,都怕穷,所以设一桥梁渡过去。
凡是对公益事业有功的人,公众与他奖金自三百元起,至一仟元止,每年暂照二分利息。
其息金按二八扣加入本金,这是公众立的业。
私人储金也予以相同的办法,或利息稍轻一点也可,这是私人立业。
其宗旨即是以所得息金,为维持生活之资,而外即不许再挣钱,这是止争贪的一种方法
民国十四年乙丑六十二岁(下)
先生划“立业”与“创业”的分野是这样
从前是“创业世界”,今后是立业世界,创业是无止境无罢休的;立业是有限制有归宿的,创业是以一己的幸福为目的;立业是节制自己以助人的。
凡人现居何地位,作何职务,即守何本分,思何道理,毫无妄贪妄求之念这便是立业世界的人了。
创业世界是互相结仇的,譬如某人创下业了,哥哥要分,弟弟要夺,贪求不得,便结冤仇;立业世界是互相结恩的,譬如某人已有立业储金,所生利息有了余积;再给他人立业,如此做下去,不是互相结恩了吗?
我提倡立业,储金的意思,正是要把仇的世界变成恩的世界。
我常说立业世界德为根,创业世界孽为根,怎么要这样说呢?
立业的人,先把争贪止住了,是一身有德;纯为公益作事是德,有了余利再给诚人立业也是德;死后基金归公,再给别人立业还是德。处处是德,不是德为根吗!
创业的人先有个贪心是孽;积钱还得劳心是罪;积财留与儿孙,儿孙早晚准败散了,仍是孽,处处是孽,正是孽为根。
立业人的规约是不挣钱,不分家,不许有嗜好,不走人情,不许放借贷款。
先生说:将来世界必变立业世界,人们不许私放赈,不许私借款,五大行各有各的银行。
像某农人要想向农业银行借一笔少数款项,必须十家连保,借者若不还,得十家代还,借多数款项,得百家长或十家长给出保,再多得县长省长出保,不能还则由担保人负责。将来世界是公天下,产业是公产。
立业人的前进目标是这样:
从前是个养活女人的世界,娶女人必得花很多的钱,今后要变一个不养女人的世界,娶女人的不但不花钱,反要自带立业钱来给伦常中人立业,这不是翻过来了吗!
将来立业世界,实现的时候,产业都归公,人们不用养活妻子,一心一意去为国家尽忠了,为人尽力种地,多打粮的国家奖励他,收成不好的就罚他。
到那时候团体世界就造成了。
立业基金是有立业基金保管委员会管。
各分会都可附设分部,种种方式来使这基金生生不息。
先生给举例说:
将来用立业基金批买些大宗货物,由总会分发给各总分支会的立业人们,立业人散在各讲演社中或各支会,代销这种货物,固定生二分利息,那利息仍归总保管部。
这样立业人也有了相当的工作了,这叫作“金生水”,也可以叫作“遍地生金”。
一个人立业了,他有固定的收入,对于仰事俯蓄都可有相当的分配。
生一个子女每年给他积金十元,到十五岁时,本利相积也能以立业,教育费自然可以解决了。
再以十分之几来奉养老人。
最好是王书元的高见,先生说:从前我主张储金立业的媳妇,每年可用利金五分之一给婆母以尽孝。
江省王书元她偏积些款给婆母储金立业,不到二年王书元死了,我才知她办的太好了。
先生说,立业的人殁后是这样:立业的人活着有钱花,他不挣世界的钱,而还为世间尽义务,死了以二年利钱发殡他。
生前一世有钱花,死了就了啦,无挂无碍,那叫原汤化原食。
又说:立业人虽然没有功德,几百年后也可能是佛国人,因为他归公的本钱助人太多了。
先生把立业一事研究极为彻底,尽力地提倡。
他说:立业的人可说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大家不要轻视才是。
自己能立业的,便当下就立业,不能立业的,自己挣钱也要立业,将来人人都能立业,男不依赖女,女不依赖男,变成个立业世界,那不就大同了吗!
先生对这事自评说:我从前提倡崇俭结婚,现今又说捡选成人,重立先天世界。
人们都轻视,耻笑我,以我为狂。
哪知道我被人轻视和耻笑的地方,正是我们行道的妙处。
现在我办的事,看着是无足轻重,等到百年之后,便知我提倡的事,都是改造世界最要的关键。
我在安达,杜绍彭问我:“谁是你的师傅?”
我说:“打爹骂娘的,有病的,生灾的都是我师傅。”把他说激啦。
他说:“去你的吧!你没有个正经的。”
我告诉他的是真话。
人为万物灵,谁都是咱的明师。
十二月,回海城腾鳌堡
开办立业储金与崇俭结婚
安达闭会后,先生偕诸人到海城腾鳌堡又开讲习会,把立业和崇俭结婚两事作为主题,共同研究。
大家积款作为基金,最初舍立业金者安达杜六合堂三万元、怀德徐子贞一万元,拜泉张振之一千元,款由杜、徐两家暂为保管。
最初立业者,有张雅轩、关刘化行、王桂贞、阎桂英、张士良、赵品三、李永成、巩士元、胡德润、王白守坤、毕会元、赵荣久。
立业基金,暂由张雅轩负责收付,其办法悉依安达开会时之所研究者。
其利息非本人不得支取,其基金虽本人亦不得干涉或支取。
崇俭结婚也在这时创办的。
张邹法如之子中天,去年丧偶,先生乃为之提倡,(腊月二十七日)与沈荣莲结婚,其办法以崇俭为主,双方不收受财物,行礼时亦不张筵设乐,仪式简单,除证婚人、男女主婚人、介绍人致辞外,则由来宾致辞,其辞意皆以讲道为主。
礼成后,便酌茶话,尽欢而散,先生说他俩婚事的始末:
沈荣莲没到老张家以前,我告诉她婆母,先不要给他儿子订婚,她真信我的话。
后来荣莲结婚真比前房强,她婆母心满意足了,正是因她母亲德大。
你们记着:无论女人死了或走了,要事先都对过她,后来的必胜于前人,这是定理。
她婆母为什么信我,因给她前房儿媳讲病应验了(事见本书一九二四年内),所以深信不疑。
开会时,高正午、孙焕然等跪请与先生说:“善德当的债不准杜绍彭还,我们代还不可以吗?”
先生说:“你们不也是东省人吗?我绝不用。”
李赵壁(名连城朝阳人,先生的表侄)是原先善德当主办人之一,结束时他的股本全数未支。
其他股东有严追逼索实不可解者,他又给代付一些,所以欠他的款是整个债务中最大部分(约在八千元左右)。
他随先生游,是想乘机讨债,谁知他闻道有悟。
一日,在淑贞女校的井侧,对先生说:“二叔,善德当的饥荒,杜绍彭还你不要,高正午还你又不要,那么我给你还中不中呢?”
先生说:“你能还太好了。”赵壁乃决意清还此债。
于淑贤是个孀妇,患精神病,自言愿为张雅轩作妾,随着各处吵闹。安达闭会后,先生不许她随往海城,关老师(化行)怜悯她,给她作保,说她不能闹了,才带她回腾鳌堡。
初到时还很好,及见张中天等结婚,她的久病复发,跪恳先生为之结婚。先生不理她,她便吵闹。
时有女生沈碧莲出天花,在室中静养。
先生说:“病人怕惊,你不要闹!”
她越发喧嚷,先生怒打之,日暮矣,逼关老师领之走,宿王俊卿家。
先生对徐东兴说:“你是当善东的,应当拿几个钱看看去。”
徐东兴把她送回公主岭,先生曾自述这事道:于淑贤在淑贞校扰乱的太厉害了,人人都厌烦她,我就把她打出去,人心大快。
若在人心未厌时打她,众人必反要说我没有义气。
《中庸》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二字是不可不注意的。
打她是止其为恶,为她说法仍希她为善。自述道:于淑贤现在居孀,她有个儿子,又聋又瞎又哑,她的命可以说是极苦了。
她从前的命是当太太的本分,可说是极高了,现今她应当降下去,给人家当老妈子去,使主人佩服了,她的命就回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