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庆特辑middot历史高平历史 [复制链接]

1#

想要深入了解高平,一定要从历史文化开始。

高平古称长平、泫氏。据考古发现,最迟于旧石器晚期,高平就已有人类聚居。高平是尧封丹朱、神农播种、蚩尤冶铁等神话发源地,是汉代名将陈龟、晋代医学家王叔和、元代水利家贾鲁等历史名人的故居,境内更是历史古迹众多。自然奇观、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文物古建、文化名村,都向我们吐露着长平大地的文明气息。

国庆期间,我们推出栏目,我们将和您一起,品读高平悠久的历史,共同感受、共同挖掘、共同感动于家乡那浓浓的文化底蕴,更感恩天地和祖先对这片土地的恩赐与福泽。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北苏庄

苏庄村是晋东南的一个古村落,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北部的河谷平川区,西靠牛山,东临丹河,太洛路穿村而过,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自古便是高平通往晋城的必经之路。

北距高平市约10公里,南距晋城市区30公里,相传初有苏姓建庄,故取名为苏庄。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苏庄村历史悠久,相传初有苏姓建庄,但是创始年代仍不可考.此后不断有李姓等迁入,只是到明代中叶至清代初年,才分别有贾、杨两姓迁入使人口剧增,村庄扩大。

苏庄村是一个以清代晋商宅院为主要建筑的古村落,这里依山傍水,地势优越,是高平市晋商大院高度密集的古村落,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

现存的杨、贾两家的数十处大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修的墙厚楼高,庄重典雅。与其说是一组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座建筑艺术博物馆。

它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并巧妙地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无论是院内院外,还是房上房下,都随处可见雕刻精细的建筑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从屋檐、熂、墀头、斗拱、雀替到础石、门窗、照壁均是精雕细刻,匠心独运,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居民建筑艺术珍品。

良户

良户村,相传唐代郭田两姓家族在此建村,古称两户,是清代高平号称"三阁老"之一的浙江巡抚田逢吉故里。整个村落选址讲究,古街幽深,古屋鳞次栉比,门楼显赫,古匾斑驳,民风淳朴,"三雕"精美。特别是村内随处可见的窗台石、门槛石,无不雕有动物、花卉图案,可谓一绝。

良户村:位于高平市西部,距县城17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总户数户,共口人。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全国7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当代著名古村落保护专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良户古村落是我国现存明清两代最杰出的太行古村落之一,"堪称我国古村落的活化石"。

良户最有名的堡寨建筑,是蟠龙寨。位于蟠龙寨正前方的,是田逢吉的私邸"侍郎府"。

作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城堡式明清建筑群,蟠龙寨是壮观的,但若没有侍郎府,蟠龙寨肯定是缺憾的。坐北朝南的侍郎府高门大户,正门上的斗拱层层叠叠,达十余层。一个巨大的砖雕照壁上,在海水、花卉纹中,一只浮雕麒麟奋蹄回首,似乎马上要从照壁上走下来。其头部正对着的一只凤凰,翎毛精致,眉目传神,周围寿山、灵芝、火球以及各种杂宝环绕,好一幅活灵活现的"寿山福海"图!

侍郎府一进四院,前院为一狭长院落,与侍郎府正院的空阔高大形成鲜明对比。正院大门装饰稍微朴素,有砖雕素面照壁,院落呈宽敞的方形,迎面三间大厅高大豪华,用材硕大,其间穿插凤凰、耕牛等木雕,两侧厢房门窗装饰亦颇精巧,整个院落虽然沧桑尽显,但丝毫不掩昔日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侍郎府大院南北中轴线上次第排列着门屋、厅房、内室,布局上具有坎宅巽门的风水意识,特别突出了前厅的豪华庄严与等级森严,体现了天地君亲师的严格秩序。而这种秩序和威严是被严密护卫着的:为加强保卫,前堂和后室没有直接相通,而是通过东侧的狭长过道绕道厅房后面方可进入,行走其间,厚重的高墙耸立,直让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叹。

在良户村众多的历史名人中,最让村人引以为傲的,是清代"三阁老"之一的田逢吉。

田逢吉,清顺治乙未(公元年)进士,初选翰林编修,累官户部右侍郎,康熙帝经筵讲官及内阁史学士等职,终浙江巡抚。他在任翰林主考时,独具慧眼,选拔了大批有识之士。调任浙江巡抚后,适逢"三藩之乱"的耿精忠反叛,他在率制府李之芳督师金衢,部署军务时,日夜勤勉积劳成疾,后告归乡里,卒于家中。村内,至今还留有一副颂赞其功绩的对联门匾:"名流翰院光留良户,德惠浙江史汇长平",横额为"来骥天南"。

大周村

大周村位于高平市西南,距马村镇区约5公里,南与泽州大阳镇搭界,西邻沁水,交通便利。大周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口人,耕地面积亩。支村两委干部10名,村*总支共有*员93名,村民代表36名。历史上曾经叫做周纂镇,相传北周时杨纂在此镇守,治理有方。为纪念杨纂,后人取北周和杨纂各一字,将镇名定为"周纂"。

今天的大周村,以前叫周纂镇。大周村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村落格局和大量的老民居。宋代,村里修建了大量庙宇,号称“大小七十二全神庙”。清代至康熙年间,大周村已是“规模宏阔,敌楼四、城门五,墙垣周匝,雉堞危耸,几乎一邑治形式矣”。被邻村夸为“金周纂”。大周拥有三绝:纂面、宋代地道和水泾木梁。村里有工程庞大、堪称"中国第一"的宋代地道;还有建筑独特的宋代古建筑资圣寺、宣圣庙。年3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

伯方村

伯方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紧邻S省道。伯方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古建丛集,人文厚重,远近闻名。该村不仅是清初一代廉吏毕振姬故里,而且由于近年发现的"唐玄宗泰山封禅图"等精美壁画,越来越引起有关专家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