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部分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1016/8302892.html

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

凡例


  一、《辞海》地理学科共分中国地理(包括地理一般)、历史地理和外国地理三册出版。本册为历史地理部分,包括两大类:中国历史地理4,条,古代中西交通1,条。


  二、中国历史地理收词,包括历史上的古国、部落、都邑、军镇,各级政区,古地理名称,山川、泽薮,关隘、城镇、道路、水利工程和其它重要建筑,农民起义地,古战场,名人生地,文学名著中地名,历史地理学家和著作,以及一般名词等。


  古代中西交通收词,凡对古代中西(中国与西域、南海)科学文化等方面作过传播、交流或有过贡献和影响的人物,以及地名、事件、文物、典章制度和水陆交通道路等,均酌予收录。


  三、中国历史地理和古代中西交通词目的名称,以本学科常用的或习见的为主,一词多名的酌列参见条(如以“郢”为正条,“纪南城”为参见条;以“丝绸之路”为正条,“丝路”为参见条)。参见条一般无释文。


  四、外国人名地名的译名,以通行译法为准。一般按“名从主人”的原则附注外文,少数按习惯注拉丁字母对音;个别译名从各学科的习惯译法。


  五、本册释文中古地名均注释今地名。中国历史地名注释今地名的下限时间,以我国行政区划的资料截止至年底;古代中西交通注释国外地名资料,一般截止至年底。


  六、中国历史地理所列古代政区名一律用省称,如州、郡、道、路、府、县等字不连用,而在释文中合并一条用①②③……分项叙述。一词多义用(1)(2)(3)……分项叙述。名词术语前面有米花的,表示另立专条解释,可供参阅;专条不在本册的,不加符号。


  七、中国历史地理和古代中西交通少数条目,为帮助读者理解释文,酌附插图33幅。


  八、本册刊有《分类词目表》。所分类别以及排列次序主要从编写及查阅方便考虑。中国历史地理词目表分历史地名、著作与人物、一般名词三类;


  古代中西交通词目表则以中国封建朝代分类。释文词目次序一律以笔画多寡、起笔先后排列。为便于检查,书末附有《词目笔画索引》。

本册内容及编排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请指正。

历史地名


  古岛屿名。原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海中。自南而北,绵亘七屿,号七鲲身。一鲲身位于北端,当*大员港入口处,广约三平方公里许。


  十七世纪荷兰殖民者建热兰遮(Zee1andia)城堡于屿上,华人称为台湾城,街为台湾街。郑成功收夏台湾后改城名为王城,街名为安平镇。十八世纪后港湾逐渐淤法,年遭遇一次特大洪水,港湾填淤成平地,岛屿遂与今台南市西郊陆地相连接。


  古代郫、捡二江的总称。战国秦李冰任蜀守时,兴修岷江水利工程*都江堰,在今四川省灌县西北,分岷江为二支:北支叫郫江,又名北江;


  南支叫捡江,又名流江、南江。分流经过成都城北面和南面,然后合而南流。


  对便利交通和灌溉衣田,为利甚大。今成都市北的油子河和市南的走马河,大体即古郫、捡二江所经流。


  东汉都洛(雒)阳,称为东京,又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合称“二京”。张衡有《二京赋》。


  陕东、陕西的总称。


  殽,一作崤。东崤、西崤的总称。在今河南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界,东接渑池县界。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殽之险。”汉以前河南、陕西间交通要道,在二殽(东、西二崤相距三十五里)同南谷中。曹操用兵巴汉,见南道险阻,更开北道,自后行旅多由此,但有时也走南道。


  清旧制内地分置十八省,边疆地区不置省。光绪中除蒙古、青海、西藏仍沿旧制外,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但台湾旋被日本侵占,故合内地原有十八省,共有二十二省。民国初年因袭不变,至年始有增改。


  宋神宗初因袭真宗以来旧制,分内境为*十八路,熙宁五年(年)以后续有分置,至七年共为二十三路,即淮南分为东西二路,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京西分为南北二路,河北分为东西二路,京东分为东西二路。元丰八年(5年)颁行的《元丰九域志》,即依据这二十三路编制而成。参见“十五路”。


  唐贞观元年(公元年),依自然形势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开元以前,曾先后设置十道存抚、巡察、按察等使,皆不久即罢。开元二十年(公元年)置十道采访处置使,始定为常制,职掌和汉武帝所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


  参见“十五道”。


  中国古代十个泽薮的总称。据《尔雅?释地》:“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雲)焚、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馀)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十薮。”


  ①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书?尧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释作“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在禹置九州之前。到马融才解释作舜在禹治水后,就禹所置九州分置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后世释经家多采用马说。近代学者认为十二州的传说,当由于汉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马氏所释十二州名,乃杂取《职方》、《尔雅》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②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为了要符合古经义,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刺史部,改置雍、豫、冀、兖、青、徐、扬、荆、益、幽、并、交十二州。东汉光武帝罢十二州,恢复西汉旧制。③三国魏分境内为司隶、冀、豫、兖、青、徐、荆、杨、雍、凉、并、幽十二州。


  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分为*十五省,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共为十八省(边疆地区由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驻藏大臣等统辖,不置省)。清光绪年间,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后,仍沿称这十八省为内地十八省。


  宋太宗末年分境内为*十五路,至真宗时又分西川、峡(即峡西)路为益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江南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共为十八路。经仁宗、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是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


  西晋沿袭东汉以来旧制,分境内为十七州。太康元年(公元年)平吴后,共有司、冀、兖、豫、荆、徐、扬、青、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交、广十九州。


  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


  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其中十一部沿用《书?禹贡》、《周礼?职方》中的州名,习惯上称十三州。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罢部刺史,改置州牧,州就成了正式名称。其后州牧又改为刺史。东汉晚期以后,刺史的辖境即不再称部,专称为州。


  明初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年)


  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故十三布政使司又称为十三省。


  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若干行中书省辖区。洪武九年(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三年(年)


  裁撤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京师。自宣德三年(年)以后,全国的府、州分统于两京(京师,即北直隶;南京,即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


  但习惯上仍称一个直隶区或一个布政使司为一省,合称十五省。


  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年),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共为十五道。各道置采访处置使,并有固定治所。乾元元年(公元年)废除。此后“十道”、“十五道”即变为地理区划名,一直沿用到五代。


  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节度使统辖支郡制度,分境内为若干路。设监司,掌管一路财政、刑狱,并督察地方官吏。其初分并增省未有定制,至道三年(公元年)始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甫、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即峡西)、广南东、广南西十五路。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


  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年(年)。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其他藏籍有不同说法。


  汉元封五年(公元前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境内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巡察境内地方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至征(延)和四年(公元前89年),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性质略同刺史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仍合称十三部或十三州。但性质已逐渐变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并设有固定治所。


  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境内除京师附近地区直属于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共没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等“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


  明自宣德三年(年)以后,境内的府、州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古城名。在今宁夏灵武南。东汉永初六年(公元年),汉阳人杜季贡降于滇零羌,别居丁奚城,即此。


  古指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后亦泛指今福建省之地为七闽。苏轼《送张职方赴闽漕》诗:“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我国南海一部分的旧称。得名于海上有七洲列峙,即海南岛东北的七洲列岛。宋、元、明时代指令七洲列岛附近一带洋面,见宋吴自牧《梦梁录》、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张燮《东西洋考》等。清代或沿袭旧义,或用以泛指整个南海西部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直至越南昆仑岛一带,见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谢清高《海录》等。


  ①在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下临乌江上游六冲河,当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通冲要。相传诸葛亮率军南征,在此祭旗。明初傅友德进兵云南,得此关后直取东川、乌蒙、芒部诸路。②又称望星关。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西南。唐乾符二年(公元年)高骈置戍于此。关南栈道,极为险峻。明嘉靖年间又凿崖增修。


  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交界处的七盘岭上,为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明曾驻兵屯守;崇祯十年(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自陕西进兵四川,即取道于此。


  一作卜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旧城区的原名。“奎”是满语“克伊”的切音,因有音无字,故以“奎”或“魁”代。


  见“卜奎”。


  古代关中地区长安附近霸(灞)、产(滻)、泾、渭、酆(豐、澧)、镐(滈、鄗)、潦(涝)、潏(泬)八川的总称。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终始霸、产,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


  ①东汉中平元年(公元年)为了阻止黄巾起义军的进攻,特设八关都尉驻雒阳西南散关城(今宜阳东北洛水北岸),统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②明万历二十二年(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于腾越州西北至西南境边界内,即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八关。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


  见“大行八陉”。


  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宋时始分为八个府、州、军;


  元分为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元吴海《游鼓山记》:“福为八闽都会。”明邓应奎《君山歌》:“八闽丘壑称奇绝。”


  古代八个泽薮的总名。《汉书?严助传》:“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


  在安徽省淮南市西。俯瞰平野,形势险要。东晋太元八年(公元年)“肥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今寿县)望八公山草木,以为晋兵,即此。


  古堤名。在今河南原阳西古黄河南岸。《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公元年)令谒者泰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四年(年)改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今缅甸掸邦东部萨尔温江以东,湄公河以西地区。嘉靖间地入缅甸。参见“八百媳妇”。


  土司名。相传其部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故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西至萨尔温江,东至湄公河。元泰定四年(年)以其部分地区设置蒙庆宣慰司,至顺二年(年)改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统辖全境。明洪武时改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书?禹贡》:“九山刊旅”,指九州的名山。《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以会稽、泰、王屋、首、太华、岐、太行、羊肠、孟门为九山。《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以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嶓冢、内方、汶为九山。


  《书?禹贡》:“九川涤源”,指九州的大川。《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以弱、黑、河、瀁、江、沇、淮、渭、洛为九川。


  明北方九个军事重镇的合称。明王朝为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些游牧部族的侵扰,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分命大将,统兵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太原与固原以近边亦称二镇,合称“九边”。


  ①传说中的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起于春秋、战国时代。说法不一。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州名未有定说:《书?禹贡》作冀、兖(兗)、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遂合称之为三代九州。《吕氏春秋》因为不是经,故经学家并未为之立说。实际上九州都只是当时学者各就其所知的大陆所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如泰山以东北地区于《禹贡》属青州,于《职方》属幽州,而《职方》的青州,则相当于《禹贡》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②泛指全中国。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禹贡九州图


  ①《书?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


  后人解释可分为三派:(1)《汉书?地理志》:寻阳,“《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这是说九江在汉寻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汉唐诸儒一般皆主此说,但对九江的江源又有不同说法:《汉书注》引应劭、郭璞《山海经注》、《尚书伪孔传》都认为源自大江,派分为九;《书正义》


  引郑氏则认为九江各自别源,出自山溪,《经典释文》引六朝人《浔阳记》、《缘江图》,并列举九江名目,而二书互有出入。(2)《晋太康地记》:“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这是汉人别说,以注入彭蠡(今鄱阳湖)的湖汉水(今赣江)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3)宋人胡旦、朱熹、蔡沈等皆以注入洞庭湖的沅、湘等水为九江,各家所举名目也不尽相同。按:


  《禹贡》下文导山、导水二章都提到“过九江”,其地望在大江北岸,故三说中以第一说为比较符合于原义。寻阳在汉代虽地属扬州西境,于《禹贡》


  应属荆州东境。②郡名。秦置。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以九江在境内得名。秦末、楚、汉之际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汉初改置淮南国,元狩初复为九江郡。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三国魏改为淮南郡。③府名。年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所在德化(今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和德安、湖口、瑞昌、彭泽等县。


  年废。


  即九州。《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亦作“九囿”。《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文解字》段注:“凡分别区域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


  古时谓东夷有九种。《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


  “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又《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注“九夷在东”。疏引《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即九州。《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孔颖达疏:


  “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元稹《月》诗:“迢递同千里,孤高净九围。”


  《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九服,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后泛指藩属。《宋书?武帝纪中》:“王略所宣,九服率从。”参见“九畿”。


  《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河北平原中部后“又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说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絮、钩盘、鬲津等九条河,今已不能确指。近人多主张九河不一定是九条河,而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派的总称。


  郡名。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所置。公元前年入汉。


  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三国吴末以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平陈废。


  ①九州。《国语?周语下》:“汩越九原,宅居九隩。”②古县名。本战国赵邑,秦置县。为九原郡治所。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秦末地入匈奴,郡、县俱废。西汉元朔初复置,为五原郡治所。东汉建武中徙废。③郡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年)取匈奴河南地后置。治所在九原(今包头市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地入匈奴,郡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丰州为九原郡。


  谓都城中的大路。《三辅黄图》卷二谓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


  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限,万户千门乎旦开。”亦指田间的道路。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即九州。《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


  陶潜《赠羊长史》诗:“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参见“九有”。


  ①古代指天的中央和八方,即中央的钧天,东方的苍天,东北的变天,北方的玄天,西北的幽天,西方的颢天(亦作昊天),西南的朱天,南方的炎天,东南的阳天。见《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天文训》。


  又《广雅?释天》谓:东方皞天,南方赤天,西方成天;余同。②指九州之地。《后汉书?冯衍传下》:“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sài)古代的九个要塞。《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九塞?大汾、冥、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按《淮南子?墬形训》所载九塞,与《吕氏春秋》同;惟大汾作太汾,冥■作渑阨,殽作殽阪。


  先秦时理想中的一种行政区划。以王畿为中心,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见《周礼?夏官?大司马》。


  ①古县名。三国吴天纪二年(公元年)分九真郡之咸县置。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五代以后地入交趾。三国至唐历为九德郡、德州、州治所。②郡名。三国吴置。治所九德,辖境相当今越南义安省大部和河静全省。隋平陈废。


  古泽薮总称。(1)《周礼?职方》指扬州的具区、荆州的云(雲)梦(瞢)、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冀州的杨纡、并州的昭馀祁。(2)《吕氏春秋?有始览》指吴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华、晋的大陆、梁的圃田、宋的孟诸、齐的海隅、赵的钜鹿、燕的大昭。(3)《淮南子?墬形训》指越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纡、晋的大陡、郑的圃田、宋的孟诸、赵的钜鹿、燕的昭馀。


  在湖北通山县与江西武宁县间。因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层,故名。山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墓。


  “疑”一作“嶷”。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相传虞舜葬此。《汉书?武帝纪》:“望祀虞舜于九疑。”《水经?湘水注》:“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


  ①山名。(1)“三”一作“参”。在山东掖县北。战国、秦、汉时帝王祭祀“八神”中的第四神“阴主”于此。(2)在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以有三峰得名。长江从西南来,此山突出江中,当其冲要。六朝都建康(今南京市),三山为其西南江防要地,故又称护国山。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3)江苏镇江市长江江滨和江中的金、焦、北固三山夹江相峙,世称京口三山。(4)见“三神山”。②福建福州市的别称。以旧福州城内东有九仙山、西有闽山(乌石山)、北有越王山得名。


  ①郡名。战国韩宣王置,以境内有河(黄河)雒(洛)伊三川得名。秦庄襄王时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一说在荥阳(今县东北)。


  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汉高帝二年(公元前年)改为河南郡。②唐中叶后以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及山南西道三镇合称“三川”。永贞元年(公元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求都领剑南三川,即此。


  明洪武二十二年(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简称“三卫”。牧地在今西拉木伦河北岸、洮儿河流域及嫩江下游一带;永乐以后南徙至今河北省东北部长城线外及辽宁省西部一带。十六世纪中叶后渐为蒙古部落所合并。


  ①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公元前年晋执“戎蛮子”以畀楚师于三户,即此。②古津渡名。在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公元前年,项羽与秦兵战,引兵渡三户,即此。


  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称为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南朝宋泰始五年(公元年)分益州之巴郡、巴西、梓潼、荆州之巴东、建平五郡置三巴校尉,领巴郡太守。


  古地区名。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今平度东南);


  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今泰安东南):称为三齐。相当今山东省大部地区。


  不久,田荣击走田都,杀田市、田安,并有三齐之地。


  古代三个关的总称。(1)即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在今山西。上党关一说在今屯留县境,一说在今晋城南;壶口关在今黎城东北;


  石陉关无考,一说即井陉关。《后汉书?冯衍传》:“上党东带三关,”即此。(2)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西北,江关在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西北。《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刘氏据三关之险。”即此。(3)见“义阳三关”。(4)即*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在今河北:淤口关在今霸县东,益津关在今霸县,瓦桥关在今雄县。


  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年)世宗北取瀛、莫等州,以三关与契丹分界,即此。一说三关中有*草桥关(今河北高阳东),而无淤口关。(5)明代以今河北境内沿内长城的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为“内三关”;今山西境内沿内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京师恃为外险,北边有第10页事,必分列戍守于此。


  ①《书?禹贡》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职方》扬州:“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一说以今吴淞江和芜湖、宜兴间由长江通太湖一水,并长江下游为南、中、北三江,说本《汉书?地理志》;一说以今赣江、岷江、汉江为南、中、北三江,说本《初学记》引郑玄:一说以长江上、中、下游为南、中、北三江,说本盛弘之《荆州记》;


  一说以《汉书?地理志》的分江水(这是一条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水道,据说起自今安徽贵池,分长江水东出至浙江余姚入海)、中江、北江为“三江”,说本《水经注》;又有浙江、浦江(浦阳江)、剡江(曹娥江)说,见《吴越春秋》;有松江(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说,见韦昭《国语》注;有岷江、松江、浙江说,见《水经注》引郭璞;有松江、娄江(浏河)、东江(已堙塞)说,见顾夷《吴地记》。近人认为这些说法都很牵强,“三江”


  应为众多水道的总称,而非确指某几条水。②古时各地有“三江”之名的水道很多,如《山海经?海内东经》称大江、南江、北江为岷三江;郭璞注《山海经?中山经》称长江、湘水、沅水为三江;《元和郡县志》称岷江、澧江、湘江为西、中、南三江;杨慎《病榻手吹》称岷江、涪江、沱江为外、中、内三江,是为蜀之“三江”。其他不备举。


  古地区名。三国吴韦昭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详。从《三国志》、《晋书》中有关记载看来,当从《水经注》的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通典》、《元和郡县志》的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二说比较合于原意。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以吴郡、吴兴、义兴为三吴,按义兴始置于晋,则三国时不应已有三吴之称。至于宋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以苏、常、湖三州为三吴,明周祁《名义考》以苏州为东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那更是后起之说。


  清代云南有*迤东、*迤西、*迤南三道,合称“三迤”。


  ①汉人称*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与*三辅*弘农同视为畿辅之地。《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②镇名。在今安徽庐江县北。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名。年,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击毙李续宾、曾国华于此。


  城名。康熙五十四年(年)筑城,故址在今黑龙江依兰。


  又名依兰哈拉,满语“依兰”为“三”,“哈拉”为“姓”,因努叶勒葛、依克勒、湖西哩三族赫哲人居此得名。雍正七年(年)设副都统驻守。


  光绪三十一年(年)改置依兰府,年降为县。


  春秋时“三莒”邑,确址无考:一在齐国东部。《左传》昭公三年(公元前年):“齐侯田于莒”;一为周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年):“阴忌奔莒以叛”;一为鲁邑:又作莒父。《春秋》


  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年):“城莒父”,即此。孔子弟子子夏曾为此邑宰。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案莒系以‘父’,鲁人语音。如梁父、亢父、刚父是也。”


  “长江三峡”的简称。长江三峡,其说不一。一般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秦亡,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地区: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合称三秦。


  ①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②晋左思作《三都赋》,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为“三都”。


  ③唐都长安,显庆二年(公元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公元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古地区名。春秋末晋国的卿: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是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历史上称为三晋。三晋疆域屡有变迁,战国晚期约当今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中部。近代又用作山西省的别称。


  即*北毫、*南毫、*西毫的总称。一说有*东毫而无北毫。


  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年):“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公元前年):“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皆指此。


  或谓指太行、辕、崤渑三道,孔颖达以为非。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


  《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后世政区分划虽时有更改,但直至唐,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古地区名。(1)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按南郡与淮北诸郡隔绝,不应同属西楚,项羽都彭城称西楚霸王,则彭城当属西楚,《货殖列传》所载疑有误。


  《汉书?高帝纪》注引孟康《音义》称旧名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西楚约当今淮水以北,泗、沂水以西;南楚北起淮、汉,南包江南;东楚跨江逾淮,东至于海。又《太平寰宇记》以郢(即江陵)为西楚,彭城为东楚,广陵为南楚,这是后起之说,与秦、汉时初义不符。(2)


  宋周羽翀撰《三楚新录》,载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事,因三国都在古楚地,故亦称三楚。


  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其地约当今四川中部、贵州赤水河流域、三岔河上游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


  卫名。明洪武二十年(年)置于斡朵里(今吉林珲春附近),次年内迁至开原城(今辽宁开原县北)。地居辽东北端,为明时东北要地。明末废。


  在广东广州市北。村中有三元庙,是年广州人民抗英斗争的平英团旧址。解放后修建三元里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陈列抗英斗争史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升雨山。在甘肃敦煌东南。属祁连山脉。三峰耸峙,其势钦坠,故名。西与大沙山间有著名的敦煌石窟。《书?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一说即此;一说在甘肃陇西县西北。


  在湖南吉首县西南。清乾隆六十年(年)乾州苗民起义于此。


  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相传山形如壶,故又称“三壶山”。又传上有不死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战国齐威王、宣王、燕昭王,及秦始皇皆曾遣人入海访求此三山。


  古道路名。“鵶”一作“鸦”。自河南南阳盆地循今白河支流口子河谷北行,逾伏牛山分水岭循瀼河谷抵鲁山,北通汝洛。路经三鵶,自南而北,第一鵶在今南阳市北古向城县(今皇路店)北百重山;第二鵶在分水岭北麓;第三鵶即鲁阳关,在今南召鲁山二县界上。山路险峻,但为洛阳南阳间最近捷的通道。北周置三鵶镇于今鲁山县西南三鵶道上,为控扼重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完成统一,普遍推行郡、县制度,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不足尽信,但各家说法又各不相同:一说认为内史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一说认为除内史外九原、鄣郡亦不应在内,或补以东海(即郯郡)、广阳、楚郡,或补以闽中、陶郡、河间,或补以闽中、广阳、陈郡(即楚郡)。又诸家都认为三十六是始皇二十六年的郡数,其后续有增析,至秦末共有四十余郡。


  古山名。或称三天子鄣、天子鄣。始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经》,所在地说法不一:三国魏张氏《土地记》说是东阳永康县(今属浙江)南的石城山;晋郭璞注《山海经》说是新安歙县(今属安徽)


  东的三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是寻阳的庐山(今属江西);《大清一统志》说是今江西婺源西北黟山支脉的率山。近人或谓天子都本有三,各称三天子都,即石城山、三王山、庐山是。


  (降xiáng)见“受降城②”。


  外蒙古旧部名。即“赛音诺颜部”。清雍正三年(年)分土谢图汗部西境置,乾隆中加汗号,是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四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牧地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巴彦洪戈尔等省和前杭爱、扎布汗、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


  古地名。春秋齐地。见“时水”。


  古县名。(1)唐麟德三年(公元年)正月高宗封禅泰山,改年号为干封,并改博城县为干封县。治所即今山东泰安。总章初又改博城,神龙初复改干封。宋大中祥符元年(年)改奉符。(2)唐干封元年(公元年)分长安县置。治所在怀真坊(在今陕西西安市)。


  武周长安二年(公元年)废入长安县。


  古地名。春秋时卫地。《诗?邶风?泉水》:“出宿于干。”今河南濮阳县北有干城村。


  土司名。明永乐元年(年)置长官司,正统九年(年)升为宣抚司,与南甸、陇川两宣抚司合称为“三宣”。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干崖镇。辖境相当今云南太平江流域。辛亥革命后改为于崖行政区,年改置盈江设治局。


  古县名。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年)置,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此,隋代郡县并废。故址在今安徽当涂县南。《资治通鉴》晋太宁元年(年),“[王]敦移镇姑孰,屯于湖。”胡三省注:“于湖县,本吴督农校尉治,武帝太康二年,分丹杨县立于湖县。”


  ①古西域国名。又作于寘。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居民从事农牧,多桑麻,产美玉。有文字,西汉时传入佛教,北宋时改信伊斯兰教。西汉通西域后,属西域都护。东汉初为莎车所并。至广德为王:击灭莎车,势力强大。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击败焉耆。西晋封其王为“亲晋于阗王”。南北朝时属北魏。唐于其地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后晋天福三年(公元年)封其王李圣天为“大宝于阗王”。北宋时为回鹘黑韩王所并。②唐军镇名。故地在今新疆和田西南。为*安西四镇之一。


  约贞元六年(公元年)后废。


  古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支。参见“郁(鬱)


  督军山”。


  古水名。又名北海,即今贝加尔湖。《魏书?乌洛侯传》:


  “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巳尼大水,所谓北海也。”


  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老哈河。相传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于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二水合流处。


  在今河北怀来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讹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


  即“图伯特”。


  又作土赖河、土拉河、图拉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明洪武五年(年)李文忠败元太师哈剌章于此。


  古水名。一作吐护真河,即今内蒙古老哈河。隋时称为托纥臣水,辽时称为陶猥思没里,皆一音之转。唐时奚族居留附近一带。


  外蒙古旧部名。原十七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清雍正三年(年)分设三因诺颜部(本土谢图汗部西境)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旗,会盟于土拉河南汗山。牧地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央、色楞格、中戈壁、布尔根等省和前杭爱、东戈壁、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


  见“龙尾城”。


  ①地区名。(1)古称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军中以王常、成丹为领袖的一支进驻南郡,号称“下江兵”。(2)云南、贵州、四川各省人民泛称长江下游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为下江。②江苏省的别称。旧以江苏省居于安徽省的长江下游,故称安徽省为上江,江苏省为下江。③水名。太湖尾闾之一娄江亦称下江。


  古邑名。春秋虢地。在今山西平陆北。《左传》僖公二年(公元前年):“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此。


  ①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南朝梁改名归政,东魏复故名。金移治今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初废入邳州。东汉以后历为下邳国、下邳郡、东徐州、淮阳军、邳州等治所。位沂、泗两水交会处,自古常为淮北战场。汉末刘备为徐州牧屯此,为吕布所袭取。其后曹操攻吕布,城破,斩布于南门白门楼下。②郡、国名。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辖境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南朝宋改为郡,隋初废。


  大业时又曾改邳州为下邳郡。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北魏孝昌元年(公元年)移治今河南夏邑。明初改今名。公元前年,刘邦取砀,攻拔下邑,即此。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渭南东北。其后屡有废、置,元初并入渭南县。西魏时,曾为延寿郡治所。


  (—xiàng)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宿迁西南,因地处相水下游得名。北齐废。项羽即此县人。


  古县名。西汉置,因隽水得名。治所在今湖北通城西北。隋开皇九年(公元年)并入蒲圻。西晋太安二年(公元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逃入此县山中,次年被害。南朝梁陈时曾为隽州及上隽郡治所。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深县东南。北魏移治今深县南。


  宋雍熙四年(公元年)改名静安。公元年以刘黑闼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大败唐军。


  ①古邑名。公元前年蔡昭侯自*新蔡迁都州来,称为下蔡。


  故址即今安徽凤台县。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明初废。南北朝时曾为下蔡郡、汴州、汴郡治所;五代周、北宋、金时曾为治所。濒淮水北岸,与淮南重镇*寿春隔水相对,为南北分裂时期军事重镇。


  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称下马陵;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见李肇《唐国史补》。


  古地名。在今安徽涡阳东南,因地近古城父县(今安徽亳县东南)得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被叛徒庄贾杀害于此。


  ①路、府、卫名。蒙古至元七年(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


  治所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老哈河、奈曼旗以南,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河北滦河以东及其长城线以北地。明洪武十三年(年)改为府,后废;二十年(年)置大宁卫,永乐元年(年)徙废。②都司名。明洪武二十年(年)置。治所在大宁卫。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年)复旧,移治保定府(今保定市)。所领卫所或废、或移治长城以南。清初废。


  ①府、路名。辽重熙十三年(4年)升云(雲)州为大同府,并建为西京。治所在大同(今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阳高、天镇及河北怀安、阳原等县地。元改为路,明初复为府。辖境相当今山西桑干河流域及灵丘县地。年废。②古城名。隋为防御突厥所筑。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唐*天德军西南约二公里)。开皇十九年(公元年),突厥突利可汗奏言,都蓝可汗作攻具,欲攻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迎击,即此。唐时名永济栅,亦作永清栅。③军镇名。明“九边”之一。治所在今大同市。防区相当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山西、河北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明初在此置卫屯田。永乐中放弃兴和所后,成为京师西北门户。


  ①府、路名。五代汉乾祐元年(公元年)改广晋府置府。


  治所在元城、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宋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和山东临清、夏津、冠县、莘县,及河南内黄等地。


  元改为路,辖境西南移。明改为府,并移大名于今治。清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及河南南乐、清丰、濮阳、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地。年废。位当河南、河北交通要冲,宋时为防守汴京的门户,庆历初建号北京。其后金立刘豫为齐帝,曾建伪都于此。境内漳、卫二水经流,宋时为黄河所经,故历为河防要地。明初府城即因漳、卫泛溢而塌毁。②路名。(1)宋庆历八年(8年)置大名府路,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


  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成安、威县,山东徒骇河西北,河南濮阳、浚县及卫河上游以西、黄河以北、淇河以南地。建炎元年(7年)改置河北东路。


  (2)金正隆二年(年)置。治所在大名府。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河南范县、山东夏津、恩城以西,山东东明、河南长垣以北和河南濮阳以东地。


  蒙古废。


  ①古城名。隋开皇二年至三年(—)筑于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侧。三年,迁都于此。故址在今西安城和城南、城东、城西一带。


  东西十八里一百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城北中部为宫城,宫城南为皇城,宫城、皇城南及东西三面有纵街十一,横街十四,列置一百八坊,东西两市。规制宏伟而整齐。唐复称长安城或京城,大体即沿袭隋旧,仅有部分改筑。②古县名。隋开皇三年(公元年)改万年县置,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内。唐武德元年(公元年)复改名万年。③府名。金贞元元年(年)改析津府置。自会宁府迁都于此,建为中都。府治在析津(后改大兴,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永定、北运河流域间地。


  元至元二十一年(年)改为大都路。


  ①古县名。春秋晋邑,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平陆西南。北周改名河北。②黄河津渡名。古名茅津,汉后属大阳县,通称大阳津。南岸当河南陕县西北。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邓禹围安邑,更始遣将樊参渡大阳欲攻禹;唐宝应元年(公元年),史朝义据洛阳,征回纥兵自陕州大阳津渡河进讨朝义,皆即此。近代称大阳渡,俗名上河头。③桥名。在大阳津下游,南岸当陕县西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年)造舟为浮梁,长七十六丈,广二丈。《唐六典》载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不久废。


  古地区名。指令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本为当地平埔族番社名,读如Tayovan或Tyouan,闽南人用闽南语音汉译为大员,一作大圆,又作大湾。见明季陈第《东番记》等著作。至明末崇祯年间始作台湾。


  府名。(1)辽统和二十五年(年)置。治所在大定(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以南、河北滦河流域以东及辽宁大凌河上游。元改为大宁路。辽中京、金北京皆建于此。(2)清康熙三年(年)置。治所在大方城(今大方)。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地区和水城县地。


  年废。


  ①元首都。蒙古至元四年(年)在金中都城东北另筑新城,九年(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年)筑成。蒙古人称为汗八里,意即汗城。城东西二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都城规模宏大,宫殿壮丽,户口繁庶,商业发达;附郭居住各国商人甚多。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城。②路名。元至元二十一年(年)改大兴府置。辖境相当今北京市辖区县及河北怀来、涿、霸等县以东,怀来、延庆及长城以南,遵化及蓟运河下游流域以西,武清、大城以北地区。明初改为北平府。


  元大都城位置比较图


  (—sè)古城名。一作大栅。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南朝宋元嘉末于此破魏将拓跋仆兰;北魏太和中移荣阳县治此。其北四里有小索城。参见“索”。


  即“朱雀航”。


  ①古邑名。本春秋晋平陵邑,战国赵改名。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公元前年赵肃侯游大陵,即此。②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北魏废。境内产铁,西汉置有铁官。东汉末年,久居塞内的匈奴族,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其中部六千余落居于此。


  ①古国名(—)。宋代以“白蛮”为主体所建立的封建领主政权。辖境相当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冶铁技术均甚发达,接近汉族水平。主要以马与内地进行贸易。其王曾受宋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统治集团通用汉文。佛教流行。蒙古宪宗三年(年)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元至元十三年(年)建云南行省。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总管,原军政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②路、府名。蒙古至元七年(年)


  置路。治所在太和(今云南大理)。明洪武十五年(年)改为府。辖境相当今云南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地。年废。产盐、铜。


  古城名。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年。一说魏惠王六年或九年)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于此,是当时最大都市之一。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年)王贲攻魏,决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城毁,魏降。隋、唐以后,又通称今开封市为大梁。


  ①古地名。一名棘壁。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左传》宣公二年(公元前年):宋华元及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史记?梁孝王世家》:“吴楚先击梁棘壁”。索隐:“《左传》宋华元战于大棘,杜预云在襄邑东南,差即棘壁也。”②古城名。又名棘城。故址在今辽宁义县西北。


  公元年鲜卑慕容廆徙此,建前燕国后即以此为都城,至公元年始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古隘道名。在今河南信阳南豫鄂界上。即义阳三关中的武阳关,一说即黄岘关。《左传》定公四年(公元前年)吴伐楚,楚左司马戌请塞大隧等三隘,即此。


  故国齐人邹衍的一种地理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小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这种学说,反映出由于当时海上交通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海外地区极为广大。在江苏仪征东北。南宋绍兴四年(4年),韩世忠败金兵于此,史称“大仪之捷”。


  即今辽河。《汉书?地理志》:“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今辽宁营口东南汤池)入海。”


  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本蒲津关,宋大中祥符四年(年)改名。明置巡司、税课局于此,为陕西、山西间黄河重要渡口。年分朝邑、华阴两县地置平民县于此,今废。


  在湖北京山县北:大洪山的南支,大、小富水发源于此。南北朝时为“大阳蛮”所据。宋泰豫元年(公元年)“大阳蛮”酋桓诞拥沔水以北、滍叶以南八万余落降于魏。


  《书?禹贡》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伾”或作“岯”、“邳”。汉晋南北朝以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成皋故城所在之山为大伾,见《水经?河水注》《济水注》及所引汉晋资料。唐以后以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为大伾,见《括地志》等。宋人所镌摩崖石刻“大伾伟观”


  四字,至今犹存。


  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接登封县界。东汉中平元年(公元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即其中之一。


  古泽薮名。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十薮:“晋有大陆。”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源出今内丘以南,太行山区的河流都汇注于此,下流泄入漳水。唐时湖面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清通称南泊,称其下游宁晋泊为北泊。今已淤成平地。一说古大陆泽兼包清代南泊与北泊,后世淤断,始专以南泊为大陆,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记载不合。


  即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唐咸亨元年(公元年)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援送吐谷浑还故地,为吐蕃论饮陵战败于此。


  ①土司名。明属金川寺演化禅师,清雍正元年(年)


  置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辖境相当今大金川流域。乾隆四十一年(年)改流,置阿尔古直隶厅,四十四年并入美诺厅。参见“金川②”。②大渡河的上游。在四川省西北部。


  山名。一名柱子崓。在山东费县西南。金贞祐三年(年),红祆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大战于此,被俘就义。


  古地名。在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于此。有故台遗址,相传为起义军向群众宣传处,后人在此建有祠庙。


  本“河蛮”所筑,唐开元末为南诏所取,重加修筑。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北喜洲镇。城濒洱海,夏季天气清凉,南诏王常在此避暑。


  在西藏拉萨市中心。七世纪所建。殿高四层,上覆金顶,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具有唐代建筑风格。寺内供有文成公主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带去的觉卧佛像,故藏语称为“觉卧康”,意为释迦佛殿。藏有七世纪以来历代文物甚多。在寺院西门外有标志汉藏两族亲密友好的“唐蕃会盟碑”。


  ①在河南罗山县南。宋宝祐末蒙古忽必烈等分道南侵,出光山,渡淮,入大胜关。明、清时,曾置巡司于此。②在江苏南京市西南大城港合板桥、新林等浦流入长江处,自古为江防要地。本名大城港,年朱-------------------------------------------------------------第18页元璋大败陈友谅于此,因改大城港为大胜港,并置大胜关于此。


  明代称今琉球群岛为大琉球,以别于小琉球(今台湾)。


  见“通惠河”。


  又名东梁水,即今太子河。《汉书?地理志》:“大梁水西南至辽阳(今辽宁辽中东)入辽。”


  古泽薮名。又名巨野泽。《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皆即此。故址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又有水道和古泗水相接。东晋时桓温、刘裕曾加疏浚,以利航运。唐湖面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


  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古岭道崎岖险峻,唐开元初张九龄另开新路通驿。五代后又荒废,宋嘉祐中江西提刑蔡挺与弟广东转运使蔡抗重加修筑,遂成坦途。为花岗岩断块山地。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米左右。


  古湖名。释文见“古代中西交通”类。


  一称上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由拒马河、唐河、潴龙河等水汇合而成,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长公里。上游多支流,源短流急,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解放前水灾频繁。解放后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整修河堤,下游开掘独流减河,排洪入海:以减免水患。


  清康熙四十八年(年)开凿。在今宁夏汉、唐二渠之间。自宁朔(今银川市)汉渠口上游五里,引黄河水北流七十余里,至贺兰县界合唐来渠。两岸共有支渠十余道,溉田一千余顷。


  在江西寻乌县南。地当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处。中有老虎隘,鸟道纡回,林木深阻。明正德年间何积钦、嘉靖末年叶芳等领导农民起义于此。


  古水名。(1)《汉书?地理志》以青衣水为大渡水。(2)


  一作大度水。《水经?若水注》以旄牛檄外的鲜水为大度水。即今四川康定县西的坝拉河。西南流入雅砻江(古若水)。(3)隋、唐以后以沫水为大渡水,即今大渡河。


  在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公元年),玄类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塔高5层。武则天时重修,增高为10层,后经兵火,只存7层,高64米。历代曾屡加修茸。塔的门楣有唐代线雕画,门旁嵌有“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为西安市著名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戍名。东晋置,因戍东雷水得名。在今安徽望江县。当江防要地,为东晋、南朝军事重镇。义熙六年(公元年)刘裕攻卢循,进军于此。


  北周天和元年(公元年)置。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相传汉武帝至此遇雷震,故名。唐大历初凤翔节度使李晟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即此。大中六年(公元年)陇州防御使薛逵徙关于今陕甘界上,更名安戎。此后称大震为故关,安戎为新关。两关相去三十里。


  古地区名。大榆谷、小榆谷的合称,一作二榆。在今青海-------------------------------------------------------------第19页贵德东河曲一带。土地肥美,北阻大河为固,近得西海(今青海湖)鱼盐之利,宣畜牧,东汉时羌族居此,借以强大。章和元年(公元87年)迷唐率诸羌攻陇西塞,失利,引还大小榆谷,即此。


  一作“达斗拔谷”或“大斗谷”。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隘路。自古为甘肃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径。《通鉴》:隋大业五年(公元年),炀帝自张掖(今甘肃张掖)东还,“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士卒冻死者太半,马驴什八九”。


  (相xiàng)即“相国寺”。


  即“慈思寺”。


  一作乌第河、乌达河,皆同音异译。源出外兴安岭,东流入鄂霍次克海。明于此置兀的河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乌第河以南,外兴安岭以北地为待议地区。后被沙俄侵占。


  古县名。汉高帝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陵号“万年”,因分栎阳县境置万年县以为奉陵邑,与栎阳县(今陕西临潼北)同城而治。北周移治京都长安城(今西安市西北)中;隋改名大兴,仍与长安县同治都城(今西安市)中,辖都城东偏。唐复名万年,天宝、至德时曾改名咸宁,五代梁又曾改名大年,宋宣和七年(5年)改名樊川。


  都司名。明宣德五年(年)置。治所在宣府卫(今河北宣化)。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外长城间的赤城、怀来以西和宣化、阳原以北地区。位于京师门户居庸关外,在开平、兴和等卫所徒废后,地位特别重要,分屯置军:倍于他镇。清初废。


  州名。(1)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年)置。以州界内有耕地万余顷得名。治所在石城(今四川达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附近。


  西魏废帝二年(年)改通州。(2)唐贞观八年(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万县、梁平等县地。宋以后缩小。元至元二十年(年)废南浦入州。明洪武六年(年)降为县。(3)明洪武元年(年)改万安军置。治所在万安(今万宁)。辖境相当今广东万宁、陵水二县地。清不辖县,光绪三十一年(年)改为县。


  州、军名。唐龙朔二年(公元年)置州。治所在万安(今万宁北,宋移今县),开元九年(公元年)迁治陵水(今陵水县东北)。


  贞元元年(公元年)迁还万安。辖境相当今广东万宁、陵水二县地。宋熙宁七年(年)改为军。明洪武初改为万州。


  腾越*八关之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猛弄山上。


  在四川成都市南,跨锦江上。三国时蜀费祎出使吴,诸葛亮于此设宴送别,祎称“万里之行始于此”,因以名桥。唐杜甫草堂在此桥之西,故杜诗有“万里桥西一草堂”句。


  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明黄衷《海语》


  等。


  见“长城”。


  一作万里石床。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


  见宋赵汝适《诸著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等。


  ①郡名。三国魏分汝南、江夏两郡置。治所在弋阳(今河南潢-------------------------------------------------------------第20页川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灌河以西及湖北东北角。


  西晋后屡有伸缩。北魏只辖今潢川一带,北齐移治定城(今潢川)。隋初废。


  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光州为弋阳郡。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潢川西。三国魏以后为弋阳郡治所。北魏分置南、北两弋阳县,北齐时合并,改名定城。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为黄河泛溢时汇积。宋端平元年(年),赵葵入汴京,蒙古军曾决此淀以灌宋军。


  旧县名。唐上元二年(公元年)改江宁县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光启三年(公元年)置升(昇)州于此。五代吴又分上元地置江宁县。自此下迄明清,上元、江宁二县同城而治,历为升州、金陵府、江宁府、建康府、集庆路、应天府洽所。年并入江宁县。


  即“龙首关”。


  ①古都邑名。春秋虢国都城。在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村。《左传》


  僖公五年(公元前年):八月,“晋侯围上阳”;十二月,“晋灭虢”。


  ②宫名。见“上阳宫”。


  郡名。(1)战国燕置。秦代治所在沮阳(今怀来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北魏废。(2)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属河北)。


  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以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唐初复为易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上谷郡。隋大业十一年(公元年)


  王须拔、魏刀儿等农民军起义于此。


  古县名。本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北魏时因避道武帝珪讳,改名上封;隋大业初复名上邽。处渭水上游,又当陇山外围,汉唐之间为秦陇地区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晋以后常为秦州治所。唐代安史乱后地属吐蕃,大中时收复,改为镇。


  ①古都名。(1)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2)契丹会同元年(公元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3)金初沿袭辽制,仍称临潢府为上京,天眷元年(8年)改为北京,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正隆二年(年)削除上京称号,大定十三年(年)


  复称上京。②辽五京道之一。契丹会同元年(公元年)置,治所在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东部、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苏联西伯利亚南部。金初改为路,辖境缩小。天眷元年(8年)改名北京路。③路名。金天眷元年(8年)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正隆二年(年)改会宁府路;大定十三年(年)复旧。


  蒙古废。


  郡名。西晋泰始二年(公元年)分京兆郡置。治所在上洛(今陕西商县)。辖境相当今陕西丹江上游、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


  其后辖境缩小。隋开皇三年(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商州为上洛郡。


  郡名。战国魏文侯置。秦代洽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汉辖境约当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乌审旗等地。建安二十年(公元年)废。-------------------------------------------------------------第21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鄜城郡、绥州为上郡。位于北方边区,秦始皇时蒙恬统兵三十万屯此以御匈奴。东汉初铜马等农民军在此立孙登为帝。


  ①古都名。(1)唐时称长安为上都。《旧唐书?吐蕃传》:


  广德元年(公元年)十二月,“乘舆还上都”。又《回绝传》:“今知天可汗(按:指唐代宗)见在上都。”(2)蒙古宪宗六年(年)忽必烈营建城郭宫室于滦水北。中统元年(年)即帝位于此,称开平府。四年加号上都。自后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上都规模大于成吉思汗时期的和林,而小于大都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②路名。蒙古中统四年(年)置上都路于开平府,至元五年(年)


  省府入路。治所在*开平,辖境东至河北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广灵、灵丘,南至河北涞源、长城,北至内蒙古多伦、正蓝旗一带。明初改设开平卫。


  ①郡名。战国韩置,其后入赵、入秦后仍置。治所在壶关(今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今长子西)。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东汉末移治壶关。其后屡有迁移,辖境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潞州为上党郡。②古县名。隋开皇时置。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明洪武二年(年)废入潞州。历为上党郡、潞州、隆德府治所。


  道名。(1)苏松太道的通称。(2)年1月置,驻上海。


  辖上海等五县。不久仍辖前苏松太道区域。6月改为沪海道。


  ①古县名。本庸国,春秋楚置县。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隋开皇初移治武陵故城(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宋开宝中并入竹山县。魏晋南朝,曾为上庸郡治所。②郡名。东汉建安中分汉中郡置。治所在上庸(今竹山县西南)。西晋辖境相当今湖北竹山、竹溪及陕西平利县地。南朝梁废。


  ①古邑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本蔡邑,周武王封弟叔度于此。


  其后蔡平侯自此迁新蔡,蔡昭侯又自新蔡迁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因称此为上蔡。②郡名。战国韩厘王置,因治上蔡得名。辖境约当今河南上蔡一带。


  ③县名。战国韩置。治所在今县西南。南朝宋移治悬瓠城,故址在今河南汝南。隋大业初改名汝阳,后又置上蔡县于今治。在河南省中部。洪河斜贯境内。


  唐宫名。在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故址在今洛阳城西约二公里洛水北岸,唐高宗时建。武则天常居于此,兴修更广。玄宗时,宫人被谪常置此宫。故白居易有《上阳人》乐府,描述上阳宫中白发宫女的凄凉情况。


  古宫苑名。(1)秦都咸阳时置,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年)营建朝宫于苑中,*阿房宫即其前殿。汉初荒废,高帝十二年(公元前年),许民入苑开垦。武帝时,又收为宫苑,周围至二百多里,苑内放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官、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上林赋》极言其侈。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2)东汉置。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西。《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车骑校猎上林苑”,即此。


  ①地区名,又名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因长城关隘多称口,如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杀虎口等,故名。②道名。清康熙三年(年)


  改怀隆道置。驻宣府镇城(今河北宣化),辖境同宣府镇(后改设宣化府及-------------------------------------------------------------第22页张家口、独石口、多伦诺尔三厅)。民国初年专辖外长城以南旧宣化府境。


  年废。


  即“口北”。


  清雍正中先后置张家口、多伦诺尔、独石口三厅,隶口北道,合称口北三厅。黄可润著有《口北三厅志》。


  州、卫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年)升山丹县置州(今甘肃山丹)。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年)改置山丹卫。清雍正二年(年)改为县。


  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得名。


  山西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


  古地区名、路名。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与当时所谓关东含义相同。一般专指黄河流域: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春秋时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五代时晋国,以地居太行山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金改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此后山东就成为政区名。东路洽所在益都府(今山东益都),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北,沾化、商河、禹城、长清以东,又沂河流域以东,和江苏新沂、清江市以东、淮河以北地。西路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及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菏泽以东,成武、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旧黄河以北地。元时皆废。


  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遁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含义相同。《史记?太史公自序》:“萧何填抚山西。”其后则通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隋末李渊为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山西就成为政区名。


  古地区名。五代刘仁恭据卢龙,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至石敬瑭割燕云(雲)十六州时,才有山后四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后,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代北失地的全部。当时曾预将山后一府(云[雲]中)八州(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之地置云(雲)中府路,相当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


  ①郡、国名。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兀前年)分粱国置山阳国,建元间改为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兼有湖东的邹县、兖州的一部。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西汉在此置铁官;公元前14年铁官徒苏令等起义于此。②郡名。晋义熙中分广陵郡置。治所在山阳(今江苏淮安)。辖境相当今江苏清江市、淮安、宝应、建湖、盐城等县地。隋开皇初废。③古县名。战国魏邑,汉置县,以在太行山之阳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


  北齐废。曹丕即魏帝位,以汉献帝为山阳公,即此。④旧县名。晋义熙中置,为山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安。隋至宋为楚州治,元明清为淮安路、淮安府治。年改名淮安。


  旧县名。秦置。因在会稽山之阴(北)得名。治所即今浙江绍兴。隋改名会稽。唐又分会稽置山阴,与会稽同城而治,此后历为越州、会稽郡、绍兴府、绍兴路治所。年两县合并,改名绍兴。


  道名。唐贞观十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涢水以西,自四川重庆市-------------------------------------------------------------第23页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开元时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东道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陵、万县、陕西洋县一线以东;西道治所在梁州(后改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辖境相当东道以西地。


  古地区名。从五代至宋金,习惯上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军都山、燕山迤南地区,统称为山前。初无确定的地域,至石敬瑭割燕云(雲)


  十六州时,才有山前八州的名目。北宋未年所称山前,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南失地全部,当时曾预将山前一府(燕山)九州(涿、檀、蓟、顺、易、平、营、经、景)之地置燕山府路,相当今河北省大清河以北、内长城以南地区。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北襄阳西北。北周并入安养县。东汉建武中,岑彭攻秦丰于邓县,夜勒兵马,诈称明旦西击山都,即此。


  在安徽怀宁东北,因地当皖水入长江之口,又名皖口镇。元末陈友谅追胡伯颜至山口镇:即此。


  古运河名。隋开皇七年(公元年)为沟通江、淮漕运而开凿,因北起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境得名。自今淮安东南流经射阳湖,南至江都东,西折经扬州市南入长江。一说即大业元年(公元年)所开邗沟。


  见“会通河”。


  古邑名。在今山西介休南。《史记?晋世家》:晋穆侯“伐千亩”;《周本纪》:周宣王“战千亩”,均即此。


  (—shèng)①古邑名。春秋齐地,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跨古漯水两岸,分南北两城。晋废。南朝宋复置,治所移至今广饶北。金改名乐安。《后汉书?王景传》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即此。③郡名。西汉置。治所在千乘(今高青县高苑镇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滨县等地。东汉改为乐安国。


  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主要由石灰岩组成。相传舜曾耕田于此,故又称舜耕山。岩壁多北魏及隋时石刻佛像。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


  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宋赵汝适《诸蕃志》等。


  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明顾玠《海槎余录》等。


  旧特别区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年)设川、滇边务大臣,统辖四川打箭炉厅(今康定)及所属各土司和西藏的康部。年改为川边经略使,年,以其地为川边特别区,因在四川的西边故名。治康定县。


  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年并入西康省。


  州名。辽应历元年(公元年)改白川州为川州。治所在咸康(今朝阳东北)。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义县北部地。金大定中并入懿州;


  承安中复置,移治宜民(今辽宁北票东北)。泰和中并入义州及兴中府。元复置,明初废。


  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汉晋时为饯别之所。东汉延光三年(公元年),杨震至雒阳城西夕阳亭;西晋泰始七年(公元年),贾充-------------------------------------------------------------第24页出镇关中,公卿饯送于夕阳亭,均即此。唐改名河亭。


  古城名。故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公元年高句丽自国内城移都于此,年迁都平壤。


  ①古县名。汉置,因城中有长河得名。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北齐天保七年(公元年)废入枣强。②郡、国名。(1)汉景帝前二年(公元前年)改信都国置国,治所在信都(今河北冀县)。辖境相当今河北武邑、景县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和山东德州市地。不久改为信都郡,旋复为广川国,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改信都国。东汉永初元年(公元年)又分置广川国,治所在广川(今景县西南广川镇),建光元年(公元年)废。(2)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分清河郡置郡,治所在枣强(今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枣强、故城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年)废。

 

如果觉得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