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瓷器百科丨幽蓝胜碧空,品赏瓷器上的ld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好的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在中国古代陶瓷文明发展史上,蓝釉出现得几近最晚,唐代之前没有丝毫蓝色的釉彩迹象。直至唐早期,唐三彩的出现才让蓝釉正式登场。

唐代蓝釉

唐代蓝釉见于唐三彩上。唐三彩的主色调为黄绿白,蓝釉与黑釉较为少见。唐朝初期,制瓷工匠们还没意识到复色的表现能力,因此总是一板一眼地循规蹈矩地上釉,即黄就是黄,绿就是绿,蓝就是蓝。

唐三彩蓝釉罐

黄绿两色自汉以来曾显赫一时,虽魏晋之后风光不在,但也从未彻底销声匿迹。黄绿两色所代表的生命特性,让中国人时常感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周而复始,蓝色的突然闯入,今人看着耳目一新,也不如唐代人的感受强烈。

唐朝初期,三彩之蓝色色泽饱满莹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蓝釉作品与黄绿两色并行,常常同一造型以不同色釉出现,给人以平分秋色之感。

唐三彩蓝釉罐

西亚地区在中世纪早期,文明发达,蓝色作为新崛起的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曾被广泛地运用到日常器皿以及清真寺院等建筑上。无论是陶器制品,还是玻璃制品。这种幽暗的蓝色都在传达伊斯兰文化的强烈信息,向世人表达这种蓝色所包含的文化内容。

唐三彩蓝釉壶

漫长的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中将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带到了中原大地,赋予陶瓷制品不一样的色彩。当时生产的三彩瓷除容器外,还有骆驼、马等动物造型,以及文武官员、仕女等人物造型。

其中,骆驼与马在色彩上追摹客观颜色,传神生动;官员与仕女亦是如此,衣著光鲜,色泽艳丽。

宋金蓝釉

宋代的美学原则不留有唐代宽容的空间,在追求颜色上总是小心翼翼的,宁亏毋盈。唐人之蓝是饱和之蓝,再留有渲染的余地;而宋人在此止步,并使之销声迹。

宋代生产的颜色釉瓷器中,有近乎蓝色的影青,但此蓝淡乎于白,科学上属白瓷,其呈色剂不是钴料而是铁元素;也有似蓝亦似绿的孔雀蓝。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

宋代的均窑也有烧制蓝色的瓷器——天蓝釉。天蓝釉作品由宋至金至元发扬光大,形成钧窑作品的主流,尤其以民间器皿为主,遍及华北地区。这类天蓝色作品以铁为呈色剂,在乳光釉的作用下散射出蓝光,美不胜收。

钧窑生产的瓷器以碗、盘为常见造型。碗敛口,深腹,小圈足的造型为时代标准;盘又有折沿浅腹者,单色与色斑装饰并行,整器观赏性大于实用性,明显看出宋金时期的文人的审美追求。

北宋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

元代蓝釉

元代蓝釉瓷器的生产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它的出现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几百年间虽有起伏,但无间断。元代蓝釉以钴料为色泽本源,高温烧制后所呈现的蓝色拥有宝石一般的光泽。

元朝统治阶层中的回人崇尚蓝色,源于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习俗。中东地区随处可见的清真寺院,都是以蓝色为基本色调。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蒙古大汗开始对蓝色追逐。

元景德镇窑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

《元氏掖庭记》记载“元祖肇建内殿,制度精巧……瓦滑琉璃,与天一色。”元朝的宫殿建设效仿伊斯兰风格,使用蓝色琉璃瓦,与蓝天同色。

由此可见,元政府在景德镇所设的浮梁瓷局为蒙古大汗烧造蓝釉作品已是任务。元代蓝釉颜色凝重,除以描金形式出现,更多地是露胎填白剔刻。

明代蓝釉

明初蓝釉作品不多,可能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尚红,因此这时期釉里红作品大量生产,成为主流。洪武一朝有外酱釉、霁监釉碗盘一类作品;永乐时期瓷器品种开始增加,烧造技术日趋娴熟。

近些年,考古研究人员发掘出来的明初永乐御窑厂瓷器无数,白釉、红釉、酱釉等颜色釉都有,唯独不见蓝釉作品,可见统治者对蓝釉具有禁忌。

明嘉靖霁蓝釉梅瓶

直到宣德朝,这情景逐渐改观。宣德一朝不仅多见蓝釉作品,而且声名远播。这一时期生产的宝石蓝釉,光亮如宝,蓝色幽翠,其美名自出世一直延续至今。

在蓝釉大举推行的宣德时代,洒蓝釉意外诞生。洒蓝是一种不均匀的施釉效果,一开始很可能是偶然出现,经工匠和文人总结,化腐朽为神奇,化失误为刻意。至此,宣德一朝开始追求这种斑斑驳驳的施釉效果,但仅限于蓝釉。

如永乐时期一样,明宣德之后蓝釉作品锐减,但从未灭绝,台北故宫有成化蓝釉盘,北京故宫也有弘治、嘉靖、万历蓝釉作品。蓝釉像一条河,时宽时窄,时急时缓,釉色几无变化,走完了明朝近三百年的路程。

清代蓝釉

蓝釉入清,一切大变。顺治及康熙早期的动荡局面在康熙朝的高压与安抚政策之下,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景德镇瓷业也一步步恢复,并于康熙十年开始奉命烧造祭器。作为传统陶瓷品种的霁蓝,已名正言顺地成为天地日月四大祭器之一。

在康熙统治的六十一年中,明代的名品全部得以复烧成功。这完全依赖康熙朝廷的督理陶务制度,这一制度为清代瓷器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康熙蓝釉开始分出深浅,深者为传统霁蓝釉,祭器常用;浅者为新创品种,色淡如晴天,被称为天蓝釉。天蓝釉的影响在清一朝持续至清末甚至民国初年。天蓝釉是陶瓷中的一种崭新的釉色,虽同为蓝色,但也与霁蓝釉色相差甚远。

雪花蓝在明宣德昙花一现后再未出现,康熙中期后却大放异彩,史籍称之为“吹青”,民间俗称“洒蓝”。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雍正皇帝艺术修养颇高,对瓷器之热爱发自内心,故雍正朝在前人基础多有创新。蓝釉的新品种——青金蓝由此诞生。雍正款青金蓝缸,釉色如泼,酣畅淋漓,与康熙洒蓝纷纷扬扬的感觉托开了距离,一是倾盆大雨如注,一是漫天飞雪飘扬;一是夏雨之疾,一是冬雪之徐,在这样一个斑驳陆离的釉色之中,古人愣是制造了玄机,雨雪互见,不分伯仲。

来源丨联拍在线

编辑|中国陶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