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别名“ 瓷都 ”,位于 江西省 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 东至县 交界,南与 万年县 为邻,西同 鄱阳县接壤,东北毗邻安徽省 祁门县 ,东南和 婺源县毗连。年被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提起景德镇,要是没想到陶瓷算小编输了。从历史上就是官窑之地,其陶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出名。除了陶瓷,景德镇是我国的直升机工业摇篮城市,在这里诞生的AC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领域的多个空白,意义重大。
那么景德镇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呢?
张雪中:陆军中将、19集团军总司令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人,原名张达,字通明。 武举家庭。地产百余亩。父张道顺在南昌久居军职,曾参加过清军同太平天国义军在赣江、鄱阳湖一带的拉锯战。年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官至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
参加 东征 和 北伐 。 年 升任第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年升第13军(军长汤恩伯 )中将参谋长、 19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年7月16日获颁 青天白日勋章。抗战期间,先后参加 南口战役 、 台儿庄会战 、 武汉会战 、 随枣会战 、 枣宜会战 、 豫南会战 、 豫中会战 诸役。年赴 台湾 ,年病逝。
郭天明:按照省级待遇安葬
郭天明,年2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11月,郭天明同志随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等领导人的指挥下,参加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历经了围追堵截、艰难险阻、九死一生的考验。
年,他随部队入川,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遂宁军分区任排长,年1月转业到原遂宁县造纸厂任厂长,年1月离休,年9月享受省级待遇。 年在遂宁逝世,享年95岁, 中央批准按省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
戴琥, 水利功臣
戴琥,字廷节,明 江西 浮梁人。成化九年()任绍兴知府。景泰元年()举人,授南京监察御史。在绍兴的十年间,对自己和下属要求很严。遇上疾疫流行,戴琥一定派遣医生分头去各地替百姓治疗。而他在绍兴最大的功绩则莫过于组织人力兴修水利,堪称是大禹以后的又一位地方水利功臣。
戴琥曾悉心研究浙东地形,组织百姓筑堤数十万丈,围海得田四万余亩,人称“戴公堤”。 浦阳江 原是钱塘江的支流,但宋以后常借道山会平原河道再入海,扰乱了整个鉴湖水系。戴琥为之加固西 小江 堤,并主持修筑麻溪坝,使 浦阳江 复归钱塘江故道,截断它与山会平原的关系,西小江年水患为此根绝。修筑麻溪坝,使浦阳江复归故道,西小江水患得以控制,鉴湖重新有了蓄水能力。
绍兴有禹陵禹庙、祭祀以及水利相关的碑刻十余通。其中最为独特的数《戴琥水利碑》,一石两碑而三名,上半部分为《绍兴府境全图记》下半部分则是戴琥水利碑的正文内容。记载了整个浙东地区的水利水文、地理形势及江河源流的演变发展;以及其任职期间由于财力,物力等限制所无法实施的设想都一一记录下来,由此写成了这篇专文。
戴琥守越十年,恪尽职守,《戴琥水利碑》既是对绍兴水利的历史总结,也是至今任具现实价值的水利学术思想论著,而令人惊奇的是,《戴琥水利碑》却是整方碑石的阴面。其正面是由明国子监祭酒邱峻,于成化十五年所作的《重修水利记》,该文记述了戴琥兴修水利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