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景陶青年讲述红色故事》专栏,用图片、文字、图片组合的形式进行分享,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继往开来。
今天推出红色故事分享第三期:《浮梁故事—浮梁县程家山烈士陵园》
红色故事分享人—侯靖怡级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
陶瓷美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主席,级陶瓷设计与工艺一班班长
浮梁故事——浮梁县程家山烈士陵园
前言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革命中心.江西又有三座红色名山,一是井冈山,二是磨盘山,三是程家山。
程家山是在年10月国民党纠集20万兵力围剿闽浙赣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在敌强我弱、基本苏区越来越缩小的极为严峻的形势下,根据闽浙赣省委“保卫基本苏区,创建新的苏区”的指示。
于年4月从地下转向公开进行武装斗争的皖赣边新苏区腹地.以程家山为中心根据地的皖赣边苏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立苏维埃政权,组建地方武装,开展军事斗争,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浮梁,使苏区范围很快发展到鄱阳、都昌、婺源、湖口、彭泽、乐北、秋浦、东流、祁门和浮梁等广大地区,形成-块长达五百余里、宽八、九十或三、四十里不等的广大红色区域.皖赣边苏区的出现和势如破竹的发展牵制了国民党数以万计的军队和地方武装,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有力的打击,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年7月开始,经历千难万险,在转战福建中、东、北部和浙西、浙赣边后,与当年10月上旬进抵皖赣边苏区程家山.先遣队挺进皖赣边区,大大鼓舞了苏区人民的斗志和保卫皖赣边苏区的信心和决心,辗转战斗在浮梁、秋浦、祁门、鄱阳、婺源等皖赣边各县,历时月余,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保卫、巩固和扩大皖赣边苏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程家山的军事斗争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在皖赣边区经过两个月的武装斗争,已由一个连发展到四个连,于6月扩编为“赣北红军独立团”,此时,叶尤春作战负伤由匡龙海任团长,王丰庆任政委。7月,省军区又抓王如痴率军区独立来皖赣边协同作战,并与赣北独立团合编为“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王如痴(后为匡龙海),政委王率庆,“武装有一千上下”。同时,赣北特委所辖各县共组建了18个地方游击中队,计余人,他们以程家山为中心根据地,顽强地展开斗争灵活地打击敌人。根据军事斗争的需要,赣北特委于年4月在程家山设立了“医院”,院长“胡普全,文书邹文华,採办张来阳,司务长老何,配备了汪平喜、郑华德、汪龙太、金善盛等14名主治医管和看护在经公桥刘家、江村口、峙滩曲滩和东至黎痕等地设立了“红军医务所”,先后接纳和治愈了几百名红军伤病员。同时,特委在程家山特委所在地龙源村建立了“红军被服厂”,主任黄金荣,秘书张大同,管理员叶就成,雇请了名裁缝,利用打土豪缴获的布匹,缠制军服近万套,解决了部队的穿衣问题。在各地党组织的支援下,游击大队(后为独立团,独立师)先后转战浮梁、祁门、鄱阳、秋浦、东流、彭泽、湖口、黟县等地发动和支援武装暴动,与国民党正规部队,地方民团和反动别对、义勇队进行了几十次大小战斗。
(一)夜袭庄湾“小源暴动”后,国民党当局及抽调了一个保安队共余人,由队长李子镇率领从景德镇开到离小源仅20余里的庄湾驻扎,企图隔断我赣北特委与闽浙赣省委的联系,伺机进攻小源。为了解除敌人的威胁,特委派周成龙、叶尤春等率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和地方
赤卫队、工农团数百人于5月初的一个晚上从程家山出发,趁夜袭击庄湾,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摧毁了敌人设在庄湾的所有碉堡和据点,消灭了敌保安队和别动队共,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子弹数千发,扫除了赣北特委与闽浙赣省委联系的障碍。
(二)隐将岭伏击战
績北特委于5月份由小源迁至程家山龙源村以后,以程家山为中心的皖赣边苏区的革命斗争更加迅猛地发展起来。继而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妄图扑灭这里的革命火焰-年5月9日,国民党军焦营和曹村义勇队共余人,携带烧房用的煤油和其他器材,扑向程家山,扬言要把程家山夷为平地,特委接到车田村工农团长吴信三的报告后,立即从赣北游击大队和地方抽调多人,组成一支精锐的队伍。由九中队中队长李金水带领埋伏于兴田和锦里之间的隐将岭。隐将岭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利于隐蔽,易守难攻,敌人做梦也未曾料到这里埋伏着红军队伍,当敌人一进入伏击图,便遭到我军居高临下的突然打击,当时击毙敌军多人,生俘2个,缴获机关枪1挺,步枪40余支,子弹0余发,手榴弹余枚以及大批雨衣等战利品,敌军见势不妙,立即逃窜回到陈村,惊呼“程家村是一座老虎山”此后,敌军再也不敢贸然进攻程家山。(三)鲇鱼山战斗一九三四年五月下旬,由农民赤卫队组建的游击第九中队,有十余人,但只有二十几支步枪,因为人多枪少,要想多方面打击敌人是相当困难的。经过多方研究,决定夺取敌人枪支来加强自己的战斗力。于是队长李金水便派人四处侦察,探析到鄱阳贴鱼山有驻防的第二个排敌军,整天过着欢淫无耻的腐化生活,战斗力不强,九中队便立即挑选了四十多名身强力壮、作战勇敢的队员,携带二十几支长枪和梭标,士铳、由李金水同志带领,当晚从根据地程家山出发,经过两天的急行军,第三天拂晓前到达鲇鱼山,很快接近了敌人,等敌哨兵发觉时,我游击队已发起冲锋,战斗一开始,我军便把事先准备好的洋铁桶装着的爆竹燃放起来,很像机枪,吓得尚未起床的敌兵惊慌失措,抱头鼠窜,有的没穿上衣,有的打着赤脚,有的批起被条逃命。游击队趁敌人混乱之时,勇猛冲杀,打进了敌人的营房,当场击毙敌军排长一名,缴获长枪四十支、手枪二支、冲锋枪一支,大胜而归。这一仗,基本解决了九中队的装备,为其能够成为一支骁勇善战的游击部队奠定了基础。粟裕将军视察前线。(四)柳墅大战
柳墅战斗发生在6月4日。当时,中共彭泽县委领导农民在浩山地区开展打土豪。建立农民武装等各种革命活动,经常受到驻扎在柳墅的保安大队的骚扰和威胁。为了拔除这一据点,特委派游击大队配合彭泽县游击队出击,很快消灭了盘露在柳墅的保安大队,击毙敌军60余人,缴长短枪90余支以及大批子弹和物资。这一辉煌战果为彭泽中心县委在皖赣边西北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打开了局面。(五)攻打高塘、闪里高塘闪里是西祁门西乡两个较大的村庄,这里的土豪劣绅建立了团防局、自卫团的仿反动武装,敌人构筑碉堡,设岗放哨,对我苏区军民实行经济封锁,企图阻止我红军在皖南一带开展活动,7月29日(农历6月18日)皖赣红军,独立师与各县游击中队、赤卫队、模范连共0余人,由匡龙海、王丰庆等率领从程家山连夜出发,分两路同时同时进攻高塘、闪里,一举摧毁了敌人的碉堡和据点,活捉了大土豪王长生、王均英、王炳坤、吴定和、陈家熙等13人,缴获了大批金银、布匹和食盐、解决了当时边区军民的生活给养,特别是食盐奇缺的困难。(六)占领祁城
为了支援皖南石、太、祁、黟和柯村暴动,开辟皖南游击根据地,皖赣特委根据方志敏的指示,组织了一支余人的游击大队,由邵队长和临时政委詹坚农率领从程家山出发进入祁门南山经南田。杨屋里、殿下、庚岭背,于9月1日下午到达离祁门县城只有10华里的汪石坑兵峰直指祁门县城。国民党祁门县政府为红军入境,直逼县城而震惊。县长卢子明,一面责令县商团教练赵德胜带团丁去七里桥阻击:一面急电休宁驻军,请求火速驰援。这个反动县长深知,援军远在百里之外,远水岂能救近火?因此,布置之后,他自己则溜之大吉,,从北门涉水而逃。到达汪石坑的红军,经过短暂的动员,在队长部XX和临时行军政委詹坚农的率领下,在打垮妄图阻击我军的保安队后,当天傍晚经七里桥,直插祁门县城赵德胜带的几个团丁,在甲第岭虚放几枪,即狼奔豚突,落荒而逃。红军长驱直入,傍晚从西大街进城,经南大街抵县政府、打开监狱,放出“犯人”,其中有第一届中共祁门县委委员陈龙。红军在城内张贴标语,开展革命宣传,占领县城5个小时后,又连经东大街出城。行经华侨时。与敌四十三旅七二九团二营(营长黄锡录的先头部队這遇。敌因不明红军虚实,不敢恋战,随即向金字牌方向撤退。红军因肩负支援石、太、祁、黟边区暴动的重任,缴获两支后,即向墙里村转移。在墙里宿营时,镇压了祁门劣绅谢元清。次日,红军经柏溪、黄荆、歙桥斜汉等地,顺利到达目的地-黟县杨家墩红军这次攻占祁城,时间虽短,但对敌军震动很大,国民党《徽州日报》曾惊呼,“9月1日,祁门已被陷落矣····”当时在皖南地区,红军攻占县城还是第一次,为此,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不得不把县长卢子明撤职,押送到南昌行营论处。驻皖南的敌军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调兵遣将,加强防卫。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如今,以程家山为中心根据地的皖赣边苏区军民的斗争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勇敢的斗争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就像高高矗立在程家山的烈士纪念塔一样,与皖赣边人民同在,与中华民族共存!程家山的革命斗争史是中国革命史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永远记住程家山的革命历史,学习程家山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程家山的光荣革命传统,为新中国的富强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后人的业绩,以纪念长眠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先烈、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和为创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皖赣边区人民。编辑
王祥龙
初审
王祥龙
终审
汪晓辉
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扫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