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拿回生态这块金字招牌,浮梁县做足生态修复的文章,既留住了绿,又富了百姓。
记者在浮梁县勒功乡的有机茶基地采访时,遇上刚从安徽老家赶来的朱永朝。他开门见山,向乡里要地扩种茶叶。
(现场声)福安茶叶公司总经理朱永朝:我想在这片茶园再扩大这块面积,利用山头这块,你看能不能租聘给我?
(现场声)浮梁县勒功乡党委书记郑利成:这边是阔叶林,我们在阔叶林一根树都不能动,这是保生态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田间地头给你收收拢。
行内人都知道,高山出好茶。但朱永朝表示,虽然没能如愿要到山地,还是会继续留在浮梁县发展有机茶。朱永朝的老家在国家森林城市——安徽宣城,那里盛产黄山毛峰等名贵茶叶。可浮梁县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他在两年前最终下决心把公司从老家搬了过来。
(采访人)福安茶叶公司经理朱永朝:我们那边的话,现在生态整个没有江西这边好,因为达不到欧盟那种有机标准。
(采访人)浮梁县勒功乡党委书记郑利成:我们平均每年要接待三十几拨这样的客人,他们看中的就是我们这里的生态。
郑利成还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这么多外地客商抢着要来浮梁种茶,可在几年前由于生态环境下降,本地不少茶企业都撤了资。
原来,六、七年前,浮梁为发展经济,引进了一批化工企业。虽然地方财政税收上去了,但水源却受到了污染。久而久之,依靠活水灌溉的茶叶质量也跟着受到了影响。眼看浮梁茶叶的品牌价值打了折扣,一些茶生产企业甚至把基地搬到了外地。
为了重新拿回生态这块金字招牌,浮梁县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首先在项目引进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污染项目实行关停,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接下来,拿出5亿多元资金,划出近7万亩严禁砍伐的森林保护面积,对江河水库周边实行植被修复,对中小河流开展生态治理,这样一来,连片的绿色防护体系在全县铺开,到去年,浮梁县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81%,各类水源水质达标率常年稳定在%,并且通过了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
生态好了,浮梁县传统的茶产业也跟着受益。春节刚过,金桂园农业开发公司就收到好消息,企业的茶叶种植基地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考核包含了多项指标内容,而对基地水源水质、生态保护的测评是标准最高、过程最严格的。
(采访人)浮梁县金桂园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永峰:这就是灌溉我茶园里的优质水,我现在展示给你看,你看直接可以饮用并且甘甜,这种水灌溉出来的茶叶你说好不好?
为了让生态建设成果惠及群众,浮梁县还因势利导,鼓励村民利用山、水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和休闲观光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