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好文欣赏一位祁门人的昌江游记
TUhjnbcbe - 2021/12/16 18:32:00

又是一年国庆日,忙碌大半年的上班族,对于苦盼而来的黄金周,想法多多,早早就策划行程,是南下北上,还是东去西进,面对手机地图,众景惹得人花眼。家庭自驾出游,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需太多的挑剔,匆忙中,同事兼出行大师国庆来电话,南下浮梁、走进昌江之南的亲子旅行。

随梅城沿阊江南下到浮梁,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让浮梁一朝红遍天下,勾起游客无限期待。对于保存完好、名声显赫的“浮梁县衙”,在当今旅游火热的年代更是声名远播,透过大清电视剧场,更想一睹它的伟岸雄姿。

两家庭同车从闪里镇上黄浮景高速,至桃墅转济广高速,直下景德镇,一头扎进景德镇古窑景区。孩子们兴奋不已,急不可待地欣赏起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历代瓷窑制瓷作坊,亲和的瓷窑师傅手把手教你操作手工制瓷的工艺。

出古窑去浮梁县衙,衙前停车场上五湖四海的牌照让人眼花缭乱,以浙、苏居多。走进县衙大门,一本敞开的石质天书,似乎昭示浮梁县今生来世,天书延伸出长米、由块青花瓷板铺成的书画地廊,详述了浮梁概况以及源远流长的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

巍峨高大,雄伟壮观的城门楼,为皇权的象征,硬生生地划界,将所谓的“流民匪冦”拒之城外,让人懂得“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出处。

商业街上瓷品琳琅满目、烧烤弄得油烟瘴气,如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段风情。睹林立牌坊、看红塔入云、若大广场使人心旷神怡、疲劳身躯顿时轻松起来。

一扇雕刻精美的照壁墙隐藏了“浮梁县署”风光,右侧立大鼓一面,“击鼓喊冤”请清官断定天下不平事,左侧“诬告加三等、越诉杖五十”的石刻,让人怯而止步,颇有“衙门深似海、深院定乾坤”的风范。

进衙门,东西两侧茶税房、瓷税房、矿税房、盐税房等庙小而森严,透出一丝霸道、一股官气。

等级低下人士需绕仪门进,“亲民堂”跃入眼帘,大堂之上标着“明镜高悬”匾额,堂中摆设一幅“汹涌浪花托起一轮红日”壁图,四周林立“肃静、回避”的木牌,加入一张深沉、暗黑的官桌与方寸见大的醒木,此场景就是延续了上千年的官场衙门。

国庆孩子换上官服登堂端座,一拍醒堂木,喝道:“堂下何人、有何冤情,大胆说出来,本官定为你做主”,堂下游客凑上一句“威武”,人景互动感觉立现,比起景区演绎的“县官升堂审案”更有趣、更有摄点。

“一江阊水向南去,梅城出门见昌南”,南昌是中国红色武装政权的发详地。市中心高耸入云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矗立在广场上,四合院式的百年起义旧址与珍品再现的纪念馆,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血雨腥风、奋发图强、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的94年光辉历程,是孩子们熏陶“中国心”、弘扬中国社会革命精神的圣地。瞻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强成长之路、新旧社会更替历程,老一辈革命家们用信仰、鲜血、头颅筑成的新中国,才有我辈的尊严、和平、经济发展的国人生活。

南昌动物园、滕王阁留下孩子的欢歌笑语,盘点出了千万个为什么。走一路景点得一路学问,孩子们拓展视野、增进学识,也考究父母大好河山的常识。

回程高速遇上“乐平”出口路牌,“乐平”让人联想翩翩的是“狗肉”,吃“狗肉”欲望顿时强烈起来。吃货因“吃”可随意改变行程,下高速至镇上,见一家“大毛”饭店。店老板强调:“今天上午刚弄的狗肉新鲜地道,店面是自建的、还兼职大厨,本店食品卫生、价格公道,你们尽情地享受吧!”当一锅热气腾腾的红辣炖大块狗肉、一盆乳白色汤汁浸泡着的草鱼炖豆腐端上桌,热浪、香气随着店主的热情扑面而来,饥肠辘辘、大块朵颐,为地方特产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情此景将成珍贵的旅游记忆。

走过江西,感受传统魅力与红色革命精神,留下的是满满快乐与记忆,还有就是热情江西老表待客之道。

千百年县衙珍藏着往日官场痕迹,南昌革命圣地讲述着和平、强大祖国创业史,地方特色小吃有着爱的诱惑,这一切景观已向世人敞开胸怀,让人们感受到历史文化与大好河山风光。

景德镇市政府指定市旅委牵头,将市区七个景点融合打包办年卡,市民及常驻人员享受“一人一卡一百元,一年数次尽情游”爱的亲情卡,有着“爱我景德镇、景德镇是我家”的美丽局面。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绝佳景色、传承下祖宗的各色风水建筑,然而旅游大市的黄山,面对成百上千的景点,成千上万的门票,叫我如何说:“爱你,黄山!”。

一说起身边的江西、最亮的点,第一印象就是“景德镇的古窑、浮梁的县衙、乐平的狗肉、南昌的八一广场”。盘点这些特色,或许是因一首诗、一名人、一建筑、一特色小吃而名,地名深嵌脑海,众人皆知,然后才是“如何走、吃什么、玩什么”相关事宜。

“黄金周”、“周末游”的乡村旅游,出行客人到黄山能知祁门?能有“桃源祠群、燕山云雾、芦溪十八湾、牯牛降原始风光”第一印象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文欣赏一位祁门人的昌江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