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都昌蔡岭镇望晓源村,红色热土,原来这么美
TUhjnbcbe - 2021/12/17 14:39:00

本文来源:九江都昌发布文/图:汪国山

傅建斌摄

血沃望晓源

望晓源在武山山脉东部,其山脉绵延至都昌县的大港、蔡岭等乡镇。但名正言顺的望晓源村,是蔡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从蔡岭镇沿景湖路至张岭街,往右入口通张岭水库,而后车辆驶入盘山公路,总让人想起毛泽东主席上庐山时吟咏的诗句“跃上葱茏四百旋”。望晓源九曲十八弯的水泥路,长达20多公里,沿途的山景,并不亚于庐山。深秋时节入源来,两山夹恃着的是涧,公路便沿着山涧盘旋。干涸的山涧坦露着斑斓的鹅卵石,要是在春水漫泻的季节,溪流潺潺,群山巍峨,远方和诗意相连着。

诗意的望晓源曾一度是血色的望晓源。进入望晓源,在“不忘初心”的新时代,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是首选的去处。旧址在下冲村中央,砖木小屋,青砖灰瓦,年由都昌县政协倡导并牵头筹资20余万元翻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被迫长征,南方各省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年2月,皖赣边苏区和七县(江西的彭泽、湖口、都昌、鄱阳和安徽的东流、至德、望江)中心县委遭到严重破坏。为中心集结革命力量,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年2月,皖赣边区委书记柳真吾与彭泽少共中心县委书记田英几经辗转,来到望晓源,着手建立游击根据地。6月,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在望晓源下冲村成立,田英任书记。同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田英兼任政委。在旧址大门外一侧“武山游击队的形成及发展”介绍中,用“山高林密、峰峦起伏、人烟稀少、地势险要”6个字来形容武山这道天然屏障,适宜于游击战争。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壮大了革命力量。年2月,田英带领余人的游击队伍到浮梁接受陈毅领导的“瑶里改编”,编入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年2月,陈毅安排田英回都昌大港,成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从事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4月,田英被国民党杀害,壮烈牺牲。田英本名叫胡万生,当地老百姓称他为“老田”,他的忠魂,与望晓源的青山共存。

望晓源在同治版《都昌县志》上称“忘晓源”,山里的日子闭塞和悠闲,让人忘记了晨昏的交替。有当地学者考证,“望晓源”其名是田英所改,寓意为盼望革命胜利的曙光照亮这方青山。

上冲村仅两个老人留守

望晓源村委会辖5个自然村:上冲石村、下冲石村、石大屋村、曹钥村、曹洪村。其中曹洪村只剩下的两户人家,已搬出山外,成为几近消失的村落。望晓源有村民余人,平日里在村里生活的不足50人。由于山深路远带来就医、上学、购物等诸多不便,村民们大都选择移居山外,在蔡岭集镇或是县城租房、购房生活,山村异常的寂寥。30余人的上冲村,20多户村民,平时只有两个老人在村里生活。一个是今年9岁的张桂香老人,一个是84岁的石书源老人。

野茶花开遍山崖

张桂香和石书源老人与生活了一辈子的望晓源相伴。两位老人在自己的家中自煮自吃,在外谋生的儿女担心老人生活上饮水问题,就在山泉迸流处接上水管,引到家门口的水缸里。石书源老人身体还算硬朗,房前的菜园地里,四季蔬菜从没断过青,老人对宁静的山里生活发生的变故记得特别的深,他至今能说出去年山洪暴发的准确日子是农历五月十四日晚上。72岁的石细喜老人,依恋着山里的日子,经常从蔡岭镇回村上住上几日。石细喜是石书源的弟弟,老人的两个儿子都在浙江务工,他和老伴在蔡岭镇带着孙子、孙女陪读。石细喜喜欢山里的舒适生态环境,对故土充满留恋,隔三差五的联系进山的便车,或是在北炎路口守着进山观光的车子回趟家。老人是年入党的老党员,对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耳熟能详,望晓源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石细喜把“忠纯”写在脸上。医院做了小肠下垂手术,医生说是挑担过累所致。去年农历五月十四日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沙将他家的房子后墙堆压了两米多深,老人硬是一担一担地凭着双肩将泥沙移走,总在方以上。就是用手扶拖拉机去装运,也要跑趟。老人硬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守护着家园。平日里两个老人留守的村落,在春节变得热闹起来,迁出的村民们大多会回村来过年,村中的祖祠、村头的庙宇香火变得旺起来。

9岁的张桂香老人深秋穿着短袖衫

84岁的石书源把山泉引到家门口

“万石”下冲村

望晓源不是世外的“桃花源”,“万石”下冲村在合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下冲村的祖堂并不寒碜,祖堂的大门是锈迹斑斑的铁栅门,上着锁。深红的墙面砖上张贴着村委会的宣传单和商家的广告,大门正上面是“万石名家”四字。识字不多的老者会告诉进山的游客,此处的“石”念“担”音。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合0升,合00斗,“万名”寓意的显然是富足和显赫。祖祠的侧墙上书写着“办事要公道,扶贫要公平”的标语,红色基因代代相承,望晓源村党组织成为村民的主心骨。

行走在下冲村,村民的房子大多是一层的瓦屋。两米左右的腰墙,是用当地山上的青石块垒砌起来的,颇有些艺术范。屋顶的青瓦破损了容易漏雨,于是村民们换了红的、绿的琉璃瓦。石会生夫妇是村上少有的壮年坚守在村上生活的。他家的三间瓦房就在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的前面,逢见山外人来瞻仰旧址,他便遗憾自己不能做个好“向导”,讲解这段地方革命史。石会生的5个女儿已先后出嫁,最远的嫁到了四川绵阳,最小的是儿子,大学毕业在外就业。望晓源许多的家庭都像石会生家一样,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的收入。武山有个属于县林业部门的红光林场,望晓源周边很多是公益林,村民并不能“靠山吃山”,凭着材木生财。山上的翠竹运往山外的成本高,风霜雨雪折损了的竹子村民拖捡来当柴烧。望晓源有原生态茶树有00多亩,茶品极佳,清明、谷雨时节的茶叶可销出元一斤,全村一年产茶也就公斤左右。进山的水泥路三年前从下冲村一直修到了上冲村,进山出山方便多了,望晓源人特别感恩党和政府的温暖。近年来,进山里来进行红色教育体验的人愈发多起来,下冲村头曹姓人家办起了一家“幸福山庄”,承接预定的用餐。餐桌上用山里的竹笋,涧溪里的棍子鱼、青虾待客。五彩斑斓的名片上,标识着打造的望晓源一日游景点,有抗日战壕、千年古树、红军饮马池,还有猕猴桃采摘园、生态茶观光园等。

石会生的幸福之家

望晓源又称幸福涧,山里山外的幸福滋味任人去品味。

石细喜老人留恋家园的生态美

自家山上竹子编织的烘茶篓

↓↓↓点击阅读原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昌蔡岭镇望晓源村,红色热土,原来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