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浮梁汪湖封禁年形成赣皖边ldqu
TUhjnbcbe - 2022/6/19 15:26:00
什么药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3.html
5

汪湖不是湖,而是一处原始森林。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古木参天、翠竹如海,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是目前全省境内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历史上,汪湖曾封禁多年,山中现有大量珍稀动植物,堪称赣皖边“生态走廊”。

▲浮梁汪湖水资源丰富,造就了众多瀑布。晨报记者邹思维

浮梁县位于赣皖两省交界处,与安徽省祁门县、休宁县相邻,历史上曾以“一瓷二茶”闻名于世。在悠悠岁月中,这里积淀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蕴,存留着多处古镇、古村、古桥,人们步入其中,宛如穿越了时空。

作为典型的山区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浮梁县地貌的真是写照。在当地,有诸多生态优良之地,如同一颗颗绿色“明珠”,令人心神向往,汪湖原始森林就是其中一处。这处原始森林好似连接赣皖两省的生态廊道,“居住”着众多珍稀动植物,它们在此世代繁衍、和谐共生。

汪湖不是湖

而是一处原始森林

浮梁县瑶里古镇,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当地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被誉为“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瑶里风景秀丽的地方有很多,汪湖是其中之一。记者从景德镇市文广新旅局了解到,汪湖集险、奇、峻、秀于一身,汇四季景色变幻为一时,历来吸引着众多游人到访。

初听“汪湖”这一名字,记者以为这是一处波平水静的湖泊。其实不然,汪湖是一片山高林密的原始森林,也是一处适合“清肺”的天然氧吧。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记者一行人利用端午假期展开了一场探访汪湖之旅。置身其中,果然为这片原始森林所散发的迷人气息而沉醉。

据景德镇市文广新旅局宣传科詹晓燕介绍,汪湖原始森林因山中有汪湖村而得名。汪湖村原名汪胡,因村中住着汪氏和胡氏两大家族而得名。传说后来五华山的山泉汇集成河,流经此地,正好将两大家族的居住地分隔开了,从此,“胡”便改成了“湖”。如今,汪湖原始森林就分布在汪湖村周围,与村庄共处于汪湖生态旅游区内。

封山育林长达多年

为江西五大原始森林之一

汪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非常适宜植物生长,这片原始森林是目前江西境内保存完好的五大原始森林之一。其实,之所以有如此效果,除了环境因素,还因为这里封山育林已有多年之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这片原始森林都心存敬畏。

关于封山育林的历史,汪湖村村民汪小川告诉记者,至今汪湖村还流传着“杀子禁伐”的故事。古时,随着瑶里制陶业的发展,当地过度采土伐木导致地陷山塌,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为了保护家园,村民们渐渐觉醒,并在明永乐年间(公元~年)立下了“伐树杀头”的禁约。

然而,就在立下“伐树杀头”禁约后不久,一位老族长年仅8岁的幼子便上山弄倒了一棵拇指般粗细的小树。为了践行约定,老族长大义灭亲,手刃幼子。自此,当地村民世代共护山林,才有了今天的汪湖原始森林。

“汪湖原始森林始终保持着原生态,林中树木从古到今都是不允许采伐的,即便是当时建造瑶里森林公园,也仍然维持着这片原始森林的自然状态,几乎没有被人为改造过。”詹晓燕说道。

“生态走廊”连接赣皖

孕育珍稀树种

在赣皖边界,汪湖被称为连接两省的一条“生态走廊”。记者走进汪湖原始森林,发现果然如此。林中生态环境极佳,古树参天且树种繁多,既有十分珍贵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孑遗植物银杏、千年香樟、南酸枣等,也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鹅掌楸、厚朴、杜仲及蓝果树、香榧、甜槠、苦楮、泡桐等,阔叶林、针叶林、藤蔓乔木、花草灌木一应俱全,色彩斑斓。

为什么汪湖原始森林能孕育如此多的珍稀树种?詹晓燕告诉记者,汪湖位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高度适中,富含酸性土壤,为珍贵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以南方红豆杉为例,其主要生长于米以下的山林中,属于耐荫树种,喜欢阴湿的环境。

▲徽饶古道“藏身”汪湖原始森林中。

记者了解到,在汪湖原始森林,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从藤蔓乔木到花草矮林,应有尽有,共有木本植物95科属种,拥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其中,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树木有多株,平均树高30余米。最大古木的胸径甚至达到厘米,高达45米。

森林中水资源丰富

南山瀑布奔腾米

因为充沛的降水和原始植被涵养水源,使得汪湖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景色秀丽、山溪纵横,水声淙淙,树木繁茂,无论是水还是山,在无边翠绿的掩映下,都变得更加生动,如同一处人间仙境。其中,最令人叫绝的当属南山瀑布,它位于深山峡谷之中,全长余米,总落差达米。

据当地导游温习斌介绍,南山瀑布其实是一道跌水瀑布,由主瀑南山瀑布及石花瀑、飞龙瀑、飘锦瀑组成,四瀑景致各不相同,最为壮观的要数主瀑南山瀑布了。南山瀑布宽近80米、落差达多米。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声震山野,几里之外都能听到声响;干旱季节,牵丝垂链,刚中带柔,别具风采。

温习斌说:“南山瀑布一直是游客不容错过的留影背景。”事实的确如此,就连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游览南山瀑布时也为其所陶醉,并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南山瀑布》:“南山迢递敛朝烟,百尺飞流挂瀑泉。涧吼崖嘶风雨骤,天空月朗斗中连。斜阳景射虹垂地,霜气横秋剑倚天,何日芒鞋穿鸟遭,探源直上白云顶。”

徽饶古道蜿蜒于森林中

曾是赣皖两省交通要道

走过南山瀑布继续往前,便踏上了明代修建的徽饶古道。古道之上,乔木森森,杂石遍布,溪水在乱石间涌出。虽然一路坎坷,但耳畔回荡着泉水叮咚之声,沿途又有醉人的景色,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据温习斌介绍,这条古道约有10公里长,由麻石板铺就,蜿蜒于汪湖原始森林中,是古时从徽州(安徽)至饶州(江西)的交通要道。只不过,自明永乐年间起,随着汪湖原始森林封山育林,走这条古道的人也越来越少。即便如此,古道曾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欢笑与泪水,具有不可比拟的历史价值。

山中古迹除了这条徽饶古道,还有一处始建于宋重和元年(公元年)的高际禅林寺。“白云深入有僧庐,漏尽晨钟倚枕初……又听晓天鸡喔喔,共催人读五更书。”明代著名禅师静虚的这首诗,印证了明时这座禅寺香火鼎盛的情景。

记者了解到,高际禅林寺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建成之后曾历经风雨,几经毁建。如今,古寺仍保持着悠悠古韵,晨钟暮鼓,徐徐诵经声回荡在山间,为这片青山绿水平添了几分韵味。

往期回顾·江西历史读本第期·江西各地民间自古以茶证婚讴歌爱情高洁·“石中皇后”鹰潭金丹玉曾被用于雕刻玉玺

执行主编:杨鸣

责任编辑:涂晓珺

编辑:周震琴

晨读江西│一个有文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浮梁汪湖封禁年形成赣皖边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