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白居易十一岁前就写下了芳草,出自长葛
TUhjnbcbe - 2023/5/3 20:50:00

白居易往事

白居易祖籍是山西太原阳邑(今山西太谷东南)人,是北齐白建的后裔。

白建(?-)北齐太原阳邑(今山西太谷东南)人。字彦举。初为高欢丞相府骑兵曹,执掌文帐。天保十年(年己卯岁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宝十年),兼中书舍人。河清三年(年甲申岁北齐武成帝高湛河淸三年),受命检校代、忻马数万匹送定州,以拒突厥。因护有功,武平末屡迁侍中、中书令,封高昌郡公。虽无他才,勤于在公,以典执兵马致位卿相,当世以为荣宠之极。

白建由太原迁徙到韩城,太曾祖白温又由韩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曾祖父白鏻,一生在扬府(江苏扬州)做录事参军,育有二子,长子祖父白锽。

白锽:白居易之祖也。其先太原人,后徙居新郑。敦儒业,以明经出仕,历酸枣,巩二县,多善政。及去,民尸祝之。以大历八年(年癸丑岁唐代宗李豫大历八年),卒于新郑里居。子五,长曰白季庚。

白季庚,巩县令白锽子也。历官襄州别驾。建中初为彭城令时,李正己(唐朝地方割据者。高丽人,本名怀玉,为平卢镇将。肃宗乾元元年(年戊戌岁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节度使王玄志死,李正己杀其子,拥立其姑母之子侯希逸为帅,侯希逸与安史叛军连年战斗,与唐军隔绝,又为奚人侵袭,乃帅众南下入青州,唐政府任命侯希逸为平卢淄青节度使。代宗永泰元年(年乙巳岁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李正己逐侯希逸入朝,唐政府即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赐名李正己。

建中初,田悦约说王武俊、及卢龙朱滔,三家遂联合拒朝廷。因朱涛反,罢朱泚兵权。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为朱滔等所败,退居魏县。因军费浩大。借富商钱,括僦柜质钱,加税钱,加盐价,凡有钱帛栗麦者。均四分借一分,民间大扰,命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讨淄青李纳,李希烈与李纳结,并与田悦、朱滔联合,称王等叛。据河南十余州叛。李正己宗人洧为徐州刺史,白季庚说洧以彭城归国,因授朝散大夫(唐宋时文官阶制,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大理少卿(唐于大理寺设卿与少卿,少卿位低于卿,掌刑狱之官。)徐州别驾,赐绯鱼袋,兼徐泗观察判官。历衢州、襄州别驾。自白锽至白季庚世敦儒业,皆以明经出身。白季庚生白居易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时大历七年(年壬子岁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也。

按香山自作墓志:“新郑,吾祖巩县府君所居也。大历八年(年癸丑岁唐代宗李豫大历八年),府君卒于新郑云云。”

又公《宿荥阳》诗云“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迢迢四十载,复到荥阳宿。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长子白季庚有二子,长子白居易,次子白行简。

次子白季康。白季康有一子白敏中。

父亲白季庚任过彭城县丞,溧阳(江苏)令和徐州别驾等职,在新郑东郭里置有房产,白居易生在新郑东郭里无可质疑,但成长在长葛确鲜为人知,白居易幼年时,父亲在外做官,母子无人照管,只有去长葛外祖父家白庄村居住,即现在的白乐宫村东一里,村西有墓冢,高五米,周长60米,墓顶为白公祠,康熙54年(年乙未岁淸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五十四年)镌刻唐少傅白居易故里碑,现存石固寨学校。白乐宫村前原有石桥,名“白宫桥”,祠西五十米有白云楼遗址,为白居易少年时所居,南有暧泉河。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记载:“幼时六七日可认“之”“无”二字,咀且不会说,但可指认,在书屏下,百试都指对,五六岁时开始学作诗,九岁懂音韵,到十五六岁才知道有进士这回事。

白居易,字乐天,唐太宗大历七年(年壬子岁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正月二十生人,出生在河南新郑东郭里,从小随母在外祖父家长大,外祖父陈润,世居颍川长葛。白居易为其父撰《襄州别驾府君事状》中叙述白居易之母:“夫人颍川陈氏,陈朝宜都之后。祖讳璋,利州刺史。考讳润,坊州鄜城县令。

《唐诗纪事》:乐天之外祖也。”:据(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卷三《陈.武当》载,陈润系汉太丘长陈实之后。白居易之母即以丈夫之功,娘家住地之名,封颖川县君。

《襄州别驾府君事状》:“夫人,建中初,以府君彭城之功,封颖川县君”。一直到十一岁,亲身经历了农村的生活和大自然的变化,每年一度的火烧路边的疙疤皮和沟边的野草,来年春天的又发新绿芽,十一岁前就写下了《芳草》,也就是后来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带他去了长安,去拜见了当时的大文豪文学家顾况,当时顾况看了看白居易,个不高,很瘦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很待慢,白季庚介绍儿子叫白居易,从小也好写诗赋词等,顾况接过文稿说;原文是“乐天未冠,以文谒顾况,况赌姓名”“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及披卷读《芳草》顾况道:我谓斯之遂绝,今复得之矣,前言戏之耳。”

通过这段记载,证明当时顾况是讥笑白居易,因白居易貌不出众,“近来长安米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但当顾况接过文稿看到的第一篇,就是《芳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连看四五遍,一下打动了他的心,赶忙站起身,拉着白居易的手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诗,我想我这辈子也不会看到更好的诗篇了,如今我看到了,刚才我所说是开玩笑,情不要介意。”就是这首诗使一个多年平静的心而被震撼,他被白居易的文才而折服,想不到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就有如此的才华,赢得了前辈诗人大文学家顾况的赞誉和推荐,他逢人就夸,迂友就赞,在诗学界而一举成名。

可以说白居易的诗出名,主要是他的诗来源与生活,取之于自然,发自于内心。

白居易十七岁时,开始发奋读书,20岁时白天学著作赋,晚上攻读经书,有空时忙着学写、读、诗;以至口舌生疮,手肘也结了一层死肉,直到壮年皮肤还不够红润,没有老,头发已开始发白,老眼昏花,眼睛一闭如万只苍蝇在眼中蛹动。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年戊寅岁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四年)秋,白居易28岁时中进士,任校书郎。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年壬午岁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八年)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亲,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年甲申岁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十年)二月曾春游过洛阳。

唐宪宗元和元年(年丙戌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登制举,授盩屋尉,集贤校理。

唐宪宗元和二年(年丁亥岁唐宪宗李纯元和二年)白居易同胡果、吉皎、郑据、刘慎、卢贞、张浑、白居易建七老会,归讽时事之乐府诗亊,十一月被宪宗召入入翰林学士。

唐宪宗元和三年(年戊子岁唐宪宗李纯元和三年)五月任左拾遗。白居易37岁时又娶翰林学士杨颖士堂妹为妻,苐二年生下女儿金銮子,不久夭折。

唐宪宗元和四年(年己丑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四年)农业旱灾,白居易上书建议免除江、淮农民赋税,并遣散部分多余的宫人,得到唐宪宗李纯的采纳。

唐宪宗元和五年(年庚寅岁唐宪宗李纯元和五年)白居易任左拾遗期满,改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唐宪宗元和六年(年辛卯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观花时,坠井而亡,白居易扶柩回长葛,安葬其母在现在白乐宫处,守孝三年,在此其间学会陈孝先的酿酒技术,到长安以后喝酒基本都是自己酿造。在《池上篇并序》中说:“先是颍川陈孝仙与酿法酒,味甚佳…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清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秋思》,颓然自适。”《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云:“香曲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又有《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谕之》《冬初酒熟二首》等诗篇。

白居易除饮酒外,还善饮茶,常是“茶铛酒勺不相离”(辛丈房《自居易传》)。在其诗中也不乏关于饮茶、煮茶、煎茶的诗句,尤其在煎制方面有独到之处。他在《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中云:“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婆娑绿荫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故居遗址中出土的制茶工具有瓷茶碾两件(形同圆饼,直径12厘米,中心穿一圆孔)、瓷碾槽一件。)

唐宪宗元和九年(年甲午岁唐宪宗李纯元和九年)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唐宪宗元元和十年(年乙未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年)七月李师道、王承宗请赦吴元济,皇上不准;李师道派遣刺客,在长安刺死宰相武元衡,御史中承裴度被刺伤。白居易谏上疏追捕凶手,以越职言事和母观花坠井而亡,白居易还写《观花》《赏花》《新进》等诗,“浮华无行,甚伤名教”以不孝被贬江州(今九江市)刺史;诏令已颁布,中书舍人王涯上疏阻挠,按白居易的过失,是不配做一郡之官长,结果尚未上任又由江州刺史贬为江州司马。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年戊戌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三年)年转任忠州刺史。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年己亥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四年)冬被召回京师任司门员外郎。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年庚子岁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五年)年转为主客郎中,知制浩加朝散大夫。

唐穆宗长庆元年(年辛丑岁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十月任中书舍人,因穆宗昏庸,朋党倾轧,忠谏不纳,白居易请求外任,被任杭州刺史,在任期内,在杭州筑堤悍湖,打井六眼,为平民百姓和地方办了点实事好亊。

唐穆宗长庆四年(年甲辰岁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将平常节俭下的俸银和两匹马所卖的钱,在洛阳履道里(洛阳市东南赵村狮子桥一带),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归宅,占地17亩,水占五分之一,竹占九分之一,房屋占三分之一;又从杭州带回二片天竺石,一对华亭鹤,放在院子里边,每天闲暇时,去园中散步,园子起名“大字寺园”园中有石刻甚多。

《池上篇》并序中有具体的记载:“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

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伊水分二支。西支正北入城。……东支东南入城,经兴教坊西,又折而东流,经宣教、集贤之南,又折而北,经履道之西,以周其北,又东经永通之北……”

白居易在《履道新居二十韵》的诗中写道:“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门闭深沉树,池通浅沮沟。”原来这条水渠,就是诗人在好多诗中提到的和友人一起携酒乘舟往来于龙门和东都的伊水渠。履道坊西门的位置就在现在的安乐乡狮子桥村的东口;而现在村的南北大道也正是唐代的坊间大道,其西为集贤坊,东为履道坊;由村口向东的田间小路也就是履道坊西门内的十字大道。履道坊以西的集贤坊,有唐朝著名宰相裴度的宅第,十几年前村内挖掘池塘时曾出土石狮子一尊,造型古朴,形态生动,或许就是裴宅的遗物。白居易与裴度过往甚密,两人时常一起饮酒赋诗,这在白居易的诗里多有反映。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诗曰:“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一复时程虽不远,百余步地更相亲。”

在其自注中写道:“汝去洛程一宿,履道、集贤两宅相去一百三十步。”因此,履道坊的地理位置基本可以确定。有门厅、中厅和厢房。中厅平面呈方形,东西宽5.5米,南北长5.8米,东、西两端有回廊与东、西厢房相连。厢房东西对称,各长约8.6米,残宽4米。从残存建筑遗迹的形状与规模观察,白居易故居的布局,其南有门厅,北有上房,是一座两进院落式的建筑。

《唐两京城坊考》载:“居易宅在履道西门,宅西墙下临伊水渠,渠又周其宅之北。”发掘出的宅院建筑遗迹的位置,与文献记《池上篇》云:“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为土狭,勿为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在其序中说:“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

在《履道里第宅记》中将白氏宅院的位置和布局讲得更清楚:宅在履道坊的西北隅,西巷北垣第一第,坐北朝南。

在《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诗中写道:“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终日临大道,何人知此情?此情苟自惬,亦不要人听。”清楚地说明白氏宅院西临伊水渠,渠西又临坊间大道。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伊水分来不自由,无人解爱为谁流。家家抛向墙根底,唯我栽莲起小楼。”这些都是讲宅院与伊水渠之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而我们发掘出的水渠、坊间大道以及宅院遗迹,同这些记载也颇多吻合。

在《题新居,呈王尹,兼筒府中三椽》中写道:“弊宅需重葺,贫家乏羡财。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僚栽。”诗人连修房建桥的钱都无法筹措,哪里还能建高大豪华的府第呢?

《自题小草亭》诗曰:“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阴合连藤架,丛香近菊篱。壁宜藜仗倚,门称荻帘垂……”这里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座土坯墙、茅草顶、门垂苇帘、周围绕以藤萝的矮小草亭。

白居易宅院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导伊水人园,依水为动脉,纵横贯穿整个园林。依白诗记载,在住宅区的南面建有“南园”,住宅之西临伊水渠辟为“西园”。园中有水一池,环池修路,池中筑岛,以平桥、高桥相通,并在池东建有仓房,池北建书库,池西作琴亭。在自居易住宅之西,临伊水渠还建有多处景点,有“水亭院”、“水斋”、“小阁”、“小楼”和“低亭”等。“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因地制宜,布设景点,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景观,凭诗人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构筑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园中小品,无不富有诗情画意。

“南园”西侧的地层中,发现残石经幢一座,幢作六面体,残高31厘米,六面均刻有楷书汉字,经文为《陀罗尼经》,其中题跋部分有“开国男自居易造此佛顶尊胜大悲”等内容。

白居易于大(太)和二年(年戊申岁唐文宗李昂太和二年)封晋阳县男,大(太)和九年(年乙卯岁唐文宗李昂太和九年)进封冯翊县开国侯。由此可知,此经幢造于大(太)和二年至大(太)和九年之间。“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

《旧唐书,自居易传》自居易晚年信佛愈笃,酷好佛事,经月不荤。大(太)和六年(年壬子岁唐文宗李昂太和六年),自居易为元稹撰墓志,其家馈赠润笔费六七十万钱,居易不受,悉数布施修香山寺。

开成五年(年庚申岁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亲自舍俸禄钱三万,命工人杜宗敬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

白居易对释氏八种经典也有深入的研究,认为将经文刻于石上,“其功不朽,其义甚深。故吾谓石经功德,契如来付嘱之心”。

《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由此就不难理解自居易为什么要自己立幢作功德弘扬佛道了。同时,石经幢的发现为确认白居易故居的位置,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文字资料。

白居易称病辞官回到洛阳。在其《醉吟先生传》中,对自己的爱好概括为:“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

白居易亲自经营的履道里宅园,在后唐同光二年(年甲申岁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二年)改为普明禅

院,北宋时称大字寺园。

宋人陈振孙《白文公年谱》云:“公宅地方十七亩,至后唐为普明禅院,有秦王从荣所施大字经藏及写公集置藏中。洛人但曰大字寺。其园张氏得其半为会隐园,水竹尚在。寺中有公石刻甚多。”

宋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的《大字寺园》,也有同样的记载:“大字寺园,唐白乐天园也……今张氏得其半为会隐园。水竹尚甲洛阳。但以图考之,则某堂有某水,某亭有某木,至今犹存。而曰堂曰亭者,无仿佛矣。岂因于天者可久,而成于人力者可恃也。寺中乐天石刻存者尚多。”至元时故地尚存。

《元史·塔里赤传》载:“塔里赤,康里人,其父也里里白,太祖以武功授帐前总校,奉旨南征至洛阳,得白乐天故地,遂居焉。”

唐文宗大(太)和元年(年丁未岁唐文宗李昂太和元年)又任苏州刺史,官秘书监。

唐文宗大(太)和二年(年戊申岁唐文宗李昂太和二年)转刑部侍郎,封晋阳男

白居易和前妻陈氏生有一女阿罗,外孙童阁,晚年杨夫人把她两人接到自己身边,和家人牛伢,在初冬季节,一同随白居易去了香山,如满和尚让众僧费时一月在香山,帮白居易盖起三间茅屋,起名“香山居”。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从此一家人在一起生活。

唐文宗大(太)和三年(年己酉岁唐文宗李昂太和三年)白居易分司东都,五十七岁时,又得了个儿子,取名崔儿,白居易又用这五年的全部积蓄,在东城门外置田五倾余,打算把地留给崔儿,也算为后代留下一份产业,可惜崔儿命运多舛,刚三岁就夭折了,为此白居易写诗一首《哭崔儿》“花甲之年丧子痛,夫妻之间泪湿襟。掌诛一颗儿三岁,鬓发千茎父六旬”白居易这时在洛阳任河南尹,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奉使到洛阳城与皇甫、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

唐文宗大(太)和五年(年辛亥岁唐文宗李昂太和五年)七月,白居易的诗友大文豪元稹暴病而亡,出于元稹家人之情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挥泪为元稹写下了墓志铭,元稹家人拿出六七十万钱做为润笔费,白居易把这些钱全部都给了如满和尚,捐资重修香山寺,经过三个多月的修葺,面貌一新。

唐文宗开成元年(年丙辰岁唐文宗李昂开成元年)年,皇帝任命白居易为同州刺史,白居易以年事已高谢绝,后皇帝加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篇,藏于洛阳圣善寺塔院。

唐文宗开成二年(年丁巳岁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年,三月三日与刘禹锡、裴度等十五人集于洛阳宾、合宴于舟中、由斗亭经历魏和王堤(今安乐影剧院北)抵天津桥(今洛河桥东亭子处),登临溯沿自晨自暮,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面对佳境风光赋诗纪胜。

唐武宗会昌二年(年壬戌岁唐武宗李炎会昌二年)年,白居易已71岁高龄,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脱去了官袍,无官一身轻,七老会又加上95岁的如满和尚和岁的李元爽,成立了“九老堂”也称“九老阁”他们饮酒赋诗,在诗坛上传为佳话。白居易又称:“醉吟先生”

唐武宗会昌三年(年癸亥岁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年白居易家生活极度困难,白居易让家人牛伢,把以前置买的十七亩园林房屋和五倾多田产变卖了二千八百串钱,除一部分留作家用外,其余捐资治理了被称为“鬼门关”的伊河“八节滩”“九峭石”、供助香山寺僧的号召力,九老堂从捐资、招工、为开凿“入节滩”“九峭石”,“贫者出力,仁者施财”使的被世称为“鬼门关”的伊河“八节滩”“九峭石”、“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从此后“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辛苦”伊河上下“竹蒿挂揖飞如箭,石筏千艘鱼贯来。”

白居易暮年时写下的《欢喜二偈》中:“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表达了当时的心情。

唐武宗会昌五年(年乙丑岁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年,白居易晚年为了不让自己的诗稿失传,叫来弟弟白行简的儿子,侄子龟儿帮助抄写了五套《白氏长庆集》共71卷,诗歌有首,《策林》75篇,分别存放庐山东林寺一套、苏州南禅院一套、洛阳圣善寺一套,侄子龟儿保存一套,女儿阿罗保存一套;等外孙童阁长大后转交。又整理出《元白唱合集》一套,送给元稹后人一套。整理《刘白唱合集》一套,送给刘禹锡后人一套。

唐武宗会昌六年(年丙寅岁唐武宗李炎会昌六年)八月白居易临终前交待:“不归不珪葬于如满之侧。”家人按他的遗愿,把他葬在龙门香山寺附近,如满和尚的墓塔之侧,永远与龙门山水为伴。

唐宣宗大中三年(年己巳岁唐宣宗李忱大中三年)年,诗人李商隐为白居易撰文,堂弟宰相白敏中丹书《太子少保右仆射白公碑》立于墓前。

唐宣宗吊文寺曰: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白居易的一生为人们留下不朽的诗篇,但他最为自豪的是开兴凿了“八节滩”削平了“九峭石”;使“鬼门关”成了通途,不再夺取人们生命,给后人以安全。但人民更不会忘记杭州的白堤。不管什么人,只要为人民办了奌好亊,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永远怀念他。

白居易无儿,只有前妻陈氏所生一女阿罗,和外孙童阁在香山居住,洛阳市南郊李楼乡白碛村白书斋老人,可能是外孙童图阁之后,也可能是白居易的从弟白行简和胞弟白敏中的后人。

白居易终年75岁。白居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为后人留下的不是家产,而是不朽的作品,无尽的精神财富。

生在东郭里,成长在长葛;十一作芳草,十二见文豪;讥笑变道欠,顾况多举荐;

诗坛初名现,努力读功名,二八中进士;三五七老会,召入翰林院;江淮免赋祱,

三七又结缘;喜得金銮子,忽儿又升天;三九母亲丧,守制又三年;学会酿酒技,

喝酒唱诗篇;四三急上疏,越职把亊言;母死还作诗,被贬江刺史,再贬江司马,

一生最底谷,民苦在诗篇;四九杭刺史,筑坝保民安。至今白公堤,世人还颂传。

建家买旧宅,名大字寺园;一对华亭鹤,天竺石两片,碑刻特别多,闲时散步间;

五七又得子,崔儿是心肝,买地五顷余,传儿一片产;三年欢喜乐,崔儿突夭折,

花甲丧子痛,夫妻泪湿衫;纸钱火中化,成为一青烟,白发送青丝,悲痛更凄惨;

接女名阿罗,外孙叫童阁,身边长居住,老了不寂闲;香山十八年,志破鬼门关,

八节九峭石,削平民平安;一生此自豪,诗歌超三千;先生是醉吟,终身留香山;

如满塔边卧,和诗永为伴;香山一居士,居易字乐天。

在白居易诞晨年之纪,我以求真务实的心情,极尽自己的能力,査我尽可能查到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写成此文,以供有关爱好者雅之、正之。白居易已距我们年了,但他的美好诗篇确永远流传至今,啥时看起他的诗,总觉的那么真实、上口、回味无穷,让人心动。

杨春喜:字建康。号青坡居士。自称留青散人。

长葛官亭乡陈官庄杨庄村人。

编辑:王保亭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居易十一岁前就写下了芳草,出自长葛